双11|阿里妈妈双11的新策略


双11|阿里妈妈双11的新策略
文章插图
离双11正日子还有不到2个月的时间。
今年双11延续了去年的“双节棍”模式,多3天购买时间之外,淘宝逛逛还新增了内容种草期,7个品类主题日会在预售期开始前给你轮番种草,用户拿到的会员优惠券还能预留在21年12月1日—22年2月8日使用,埋下复购的种子。
可以这么总结:上游延伸到内容种草环节,下游进一步深耕会员运营。整体的周期拉长背后,是平台对关键指标的重视发生了变化——比起每年都在刷新双11当天的GMV纪录,在流量转变为存量市场的大背景下,把目光放到更远的未来,无疑是个更明智的决定。
通过双11能增加多少新客?这些新客能有多少成为会员?他们未来产出的总价值(LTV)会有多高?这些问题,曾经是宝洁、联合利华等大商家才会具备的经营思维,但现在,也即将成为小商家所关注的方向。与之对应的是,运营的方式和工具也开始发生变化。
双11之前,有嗅觉灵敏的商家向「电商在线」爆料,阿里内部最懂电商玩法的部门,最近悄悄开起了“小灶”。阿里妈妈为商家及淘宝客准备20亿元红包补贴,未来38天,阿里妈妈还将请来各个行业的小二和相关负责人,解读今年的新玩法,帮助商家备战双11。
双11|阿里妈妈双11的新策略
文章插图
商家不同的需求,如何一站式满足?
对于商家而言,每年的双11都是一次全新的大考,它代表着集中性的流量爆发,能带来更具声量的品牌效应。此前,新品牌在双11一战成名的例子不在少数。2020年,双11第一波售卖周期结束,357个新品牌成为细分垂直领域的第一,大胸女孩内衣“奶糖派”、做婴童辅食的“宝宝馋了”都是在双11脱颖而出,同时汇聚了来自资本和媒体的目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双11已经成为生意增量和品牌呐喊的主战场,老品牌在这里秀肌肉、秀实力,新品牌借机弯道超车,赢得声名。它也是一年之中,多数商家分配预算的关键期——几乎所有电商运营都在思考,如何用最少的预算,拿到投入产出比最高的结果。
去年入选十大新锐品牌的速食意面品牌空刻,其创始人王义超曾透露,对双11的期待除了销量的增长以外,还想让更多消费者看到他们。品牌希望能在淘系平台以及站外,尽可能触达更多的用户。
新锐内衣品牌蕉内线上事业部总监Frank在接受采访时说,蕉内会员客单价是非会员客单价的1.5倍以上,会员复购率比非会员高出30%以上。对他们而言,增加会员数量、提高用户价值,是更为关心的指标。做餐具消毒机的火鸡电器,做音乐小白灯的新品牌几光,则更想要找到精准的消费人群,对这些更为小众细分的赛道而言,打开市场才至关重要。
双11|阿里妈妈双11的新策略
文章插图
不同的商家,处在不同的赛道,发展到各自的阶段,都有不同的痛点。但无论是拉新、促活、转化,还是捕捉需求、打造爆款、推出新品,电商平台的大促节日都是一个最好时机。
过去,商家们最熟悉的营销手段是直通车、钻展、超级推荐,它们各自有不同的功能,背后的逻辑也有所不同:直通车是人找货的搜索逻辑,适合更精准的品类,急需、低价、低频的商品更适合投直通车;钻展则是货找人的推荐逻辑,非急需、高价、高频的商品更为适合……这些工具排列组合,共同支配了商家的营销预算。
今年双11前,阿里妈妈推出了全新的工具万相台,让投放成了一种“傻瓜式操作”。如果一个商家需要使用万相台拉新,只需要三步:选择营销场景;在营销计划中填上营销预算,点选店铺商品,选择希望投放的地域;完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