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夷陵之战刘备为何惨败?一是高估了曹丕,二是不听手下大将的妙计
一、夷陵之战到底该不该打?
《三国演义》中说,刘备之所以非要发动夷陵之战,就是为了替二弟关羽报仇 。潜台词其实就是,刘备太感情用事,不该打夷陵之战!长久以来这个观点几乎成为了共识 。但实则却并非这么简单!咱先说大的方面 。
当时曹丕篡汉,被刘备集团视为“国贼”,赵云就用这个观点,劝说刘备放弃伐吴,要打也应打曹魏 。
同时由于东吴方面不讲武德,背弃盟约夺荆州杀关羽,跟刘备集团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这就决定了孙权必须要把“不讲武德”,坚持到底 。故而孙权,也已经着手布置攻夺西川了 。
在这种情况下,刘备必须要做出反应:不是伐吴,就是攻魏,想关起门来过小日子,是根本不可能的 。攻魏,是种道义表态:汉朝没亡,我刘备是大汉正宗 。伐吴,显然是生存需求 。
文章图片
三、高估了曹丕
从刘备的战略诉求,和相关准备布置来分析,他显然是对曹魏寄予了厚望,且刘备也早有相关准备 。
比如在曹操死时,刘备就命人代表自己赶去吊唁,仿佛是为了回馈,曹操厚葬关羽 。但实则却是想借此机会,一则摸摸曹魏的底,二则是想跟曹魏达成一些和解,只不过被曹丕拒绝了 。
这其实对刘备产生了一些影响 。毕竟三国游戏,若两方掐架,那么第三方往往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那么刘备对曹丕有什么希望?就是希望曹丕,加入到伐吴之战中 。因为这是曹魏的战略布置决定的 。
在蜀汉这方面,曹丕仅把曹真放在了雍凉地区 。
曹休、曹仁、夏侯尚等,几乎全都围绕着东吴方面布置开来——别的东西都可以骗人,可统兵大将的布置,就代表着曹魏的战略重点,这如何能骗人?因此,刘备之所以敢伐吴,就是对曹丕寄予希望,想跟曹丕心照不宣地来个两路夹击 。
文章图片
同时,刘晔对这种战略态势,也看得很清楚,劝曹丕伐吴时这样说:“今备已怒,故兴兵击吴,闻我伐吴,知吴必亡,必喜而进与我争割吴地,必不改计抑怒救吴,必然势也 。”
也就是说,倘若我们趁机揍孙权,这是刘备求之不得之事,他必会高高兴兴地让利给我们!
从曹魏的战略布局来分析,若是曹操活着,必会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趁机加入伐吴之战 。毕竟,想大规模调动兵力去伐蜀,受制于“蜀远吴近”,曹魏这里还没调兵完毕呢,刘备就能赶回西川(闻中国伐之,便还军,不能止也) 。
可如此明显对曹魏有利的局势,曹丕却出人意料地智商不在线,玩起了“坐山观虎斗”,完全置身事外 。所以如今只能说,曹丕不是曹操!显然刘备高估了曹丕,使本来得必胜的局势,产生了变化 。
文章图片
四、否决了手下大将妙计
即便曹丕智商不在线,刘备也依然有胜利的可能 。
陆逊作为刘备的对手,对夷陵之战最有发言权,他在给孙权的信中,曾如此说道:“臣初嫌之,水陆俱进,今反舍船就步,处处结营,察其布置,必无他变……攻备当在初,今乃令入五六百里,相衔持经七八月,其诸要害皆以固守 。”
即,刘备兵败夷陵的最大失误便是放弃了,陆逊最惧怕的“水陆俱进”,只想在陆战中,打垮东吴 。
不过对于这关键一点,不仅只有陆逊看出来了,刘备手下大将黄权也看出来了,他曾给过刘备一条妙计:吴人悍战,又水军顺流,进易退难,臣请为先驱以尝寇,陛下宜为后镇 。
推荐阅读
- 社群|从“公域之争”转变为“私域之战”,微盟(02013)揭开流量的AB面
- listing|亚马逊 vs eBay,2022年老牌电商之战,谁主沉浮?
- pico|元宇宙之战还没开打,小扎就先让了张一鸣半子
- 扎克伯格|元宇宙之战还没开打,小扎就先让了张一鸣半子
- 共享|传统车企重仓、小鹏宣布杀入:以 Robotaxi 为名,「出行之战」再打一次?
- 门锁|智能门锁行业的冠军之战,凯迪仕靠“六脉神剑”胜出
- 冯宇飞|夯实坐二望一,iQOO发动双11手机品牌创新之战
- 快手|聚焦双11|淘抖快,直播电商之战近况如何
- 乔长松|夷陵:召开2021年1—9月业务数据分析研判会商
- 刘备|佩服刘备的毅力,普通人都是混吃等死的心态,机会运气造就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