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谅|陈友谅:生逢乱世的英雄,更有实力夺天下,为何给朱元璋做了嫁衣( 二 )


陈友谅即位的时候,采石矶突然狂风大作,群臣只能排列在沙岸上向他道贺,没有按礼仪行事 。
此时,陈友谅沉浸在群臣拜贺的欢乐中,不知他是否想到了“风云际会”这四个字?
简单介绍下时局吧!
在陈友谅企图杀掉徐寿辉,登上帝位期间的确捡了个漏 。因为刚取得应天不久的朱元璋随着实力壮大和腰缠万贯的张士诚掐起来了 。
在朱元璋眼中,张士诚“器小”,守着富庶之地,偏安一隅,想坐山观虎斗,最后被朱元璋灭掉,由于他俩不是本文的重点,所以过程就不再赘述 。
不过,陈友谅从根本上也没占到什么便宜,因为他是一个心硬如铁的反元斗士,绝无妥协,所以不停地夺下元朝手中的城池,或者说,他在前方战斗,一路功城拔寨,而朱元璋和张士诚却在窝里斗,哄抢值钱的地盘 。
在这一点上,陈友谅强于朱元璋,朱元璋为避免出头遭枪打,一边给元廷说好话,又一边塞银子,换句话说陈友谅一直在为他躺枪 。
当然,就当时而言,陈友谅已称帝,必须拓展宏图霸业,朱元璋呢?相对弱小,可能连一方诸侯都算不上 。
但,此人有朱升、叶琛、刘伯温这等绝顶的的高参 。
陈友谅|陈友谅:生逢乱世的英雄,更有实力夺天下,为何给朱元璋做了嫁衣
文章图片

陈友谅影视剧照
06
据史料显示,朱元璋和陈友谅之所以结下梁子是朱元璋先动的手 。不过,那时候陈友谅还在徐寿辉麾下(1359年) 。
他们动手的这个地方叫池州 。《明史.李文忠传》记载:
年十九(李文忠),以舍人将亲军,从援池州,破天完军,骁勇冠诸将 。
什么意思呢?池州本来是陈友谅从元朝手中夺过来的地盘,但朱元璋却派常遇春去抢,常遇春久攻不下,不得已向朱元璋求援 。
彼此,朱元璋手中已无兵可派,只好安排李文忠去搭救,李文忠不负所望,大破天完军,和常遇春一起拿下了池州 。
获胜后,常遇犯了个致命的错误:杀降,俘虏的三千军士几乎被活埋,特意留下几个回去给陈友谅报信 。
所以,陈友谅选择在采石矶登基就不足为奇了 。从这段史料分析,陈友谅大仇得报,颇有些挑逗朱元璋的意味 。
妙!
两个世纪强人擦出了火花,巅峰对决将不可避免 。
陈友谅率着水军顺流而下,下一个目标太平一一一应天(南京)的最后一道屏障 。朱元璋在下游仰望,端的吓破了胆 。
十万水军攻击太平犹如探囊取物,陈友谅一举歼灭守军三千,报了池州一剑之仇 。
大军趁势南下,直指应天 。
陈友谅|陈友谅:生逢乱世的英雄,更有实力夺天下,为何给朱元璋做了嫁衣
文章图片

朱元璋影视剧照
07
水军向前进发,历史也在涌动,朱元璋即将面临灭顶之灾,他能挡住十倍水军于他、战力强悍的陈友谅吗?
谁也没想到,这时候命运眷顾着朱元璋 。一个双面细作拯救了他,这个人是谁呢?他就是从陈友谅处叛逃到朱元璋部的康茂才 。
不得不佩服朱元璋的战略定力和未雨绸缪,他把康茂才打造成一把尖刀插进了陈友谅的心脏一一一很明显,两人在利用康茂才这一点上朱元璋的确技高一着 。
陈友谅原本打算直接从秦淮河攻入应天,然而康茂才却告诉他,请他往江东桥(趁夜拆除这座木桥),他在那里蛰伏,两人联手给朱元璋致命一击 。
这是朱元璋能够获胜的唯一机会,没想到陈友谅居然上当了 。当笔者看到这段时不禁唏嘘,同样身具雄才大略的陈友谅居然会钻进这个笼子一一一大路不走偏去旁门左道 。
当陈友谅抵达江东桥时,面对的却是刚筑起来的石桥一一一去留无处,追悔莫及,当然等待他的只有残酷的杀戮,而那个为他蛰伏的点就叫龙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