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谅|陈友谅:生逢乱世的英雄,更有实力夺天下,为何给朱元璋做了嫁衣( 三 )
这一仗,陈友谅损失2万精锐、被俘7000,更可气的是白白送给朱元璋100多条船,让朱元璋从此有了与他叫板水战的资本 。
这一仗,明史称龙湾之战 。
龙湾是陈友谅的伤心地,随后只得狼狈地逃往九江 。
公允地说,龙湾之战并非陈友谅战力不济,也不是朱元璋什么天神下凡,这或是历史开了陈友谅一个玩笑,命运之神眷顾朱元璋更多一些 。
但朱元璋知道,以陈友谅的性格一定会卷土重来 。
文章图片
陈友谅影视剧照
08
在九江陈友谅日夜操练水军,这一次把战船造得更巨大、更精细 。《明史》记载:
友谅忿疆土日蹙,乃大治楼船数百艘,皆高数丈,饰以丹漆,每船三重,置走马棚,上下语声不相闻,舻籍皆裹以铁 。
什么意思呢?龙湾之战大败后,陈友谅疆土锐减,十分愤怒,于是制造了数百艘战舰 。
这些船高数丈,用丹漆粉饰,每艘都有三层,设置走马棚,楼上楼下互不闻声,因为橹箱都用铁皮裹住 。
厉害,船坚炮利,隔音效果良好,一切都是顶配,陈友谅不愧为设计大师一一一他为朱元璋准备了一份大礼 。
与此同时,朱元璋犯了一系列战略错误:先是去搭救被张士诚攻击孤立无援的韩林儿和刘福通,然后又掉头庐州攻打令他不痛不痒的张士诚的老巢 。
第一个错误或可理解,救下韩林儿似乎可以挟天子而令诸侯,站在道义的制高点上为夺取天下作准备 。
但为什么要去攻打庐州呢?这就毫无厘头了,难道他不怕陈友谅直接粉碎应天?
事实上,机会千载难逢,然而陈友谅却没有在这个时间节点攻打应天 。为朱元璋留了一线生机,并成为他俩生死较量中的千古之谜 。
难道是陈友谅愚蠢、缺乏战略眼光、或是情报不及时、不敢行动?我想都不是 。
唯一的解释:负气,为了彰显自己的强大和虚荣,他转而去了洪都一一一教训这座叛城和叛将 。
洪都是陈友谅的第二个恶梦,60万人马、几百艘战舰被朱文正和邓愈挡在城外三个月,损兵折将、死伤惨重 。其过程不再多讲,只说结果 。《明史.陈友谅传》记载:
太祖从子文正及邓愈坚守,三月不能下,太祖自将救之 。友谅闻太祖至,撤围 。
黄金三个月,就这样被陈友谅白白浪费了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文章图片
沉鱼落雁水军着
09
好吧!既然双方各出昏招,那就去鄱阳湖决战吧!
地点选在鄱阳湖是朱元璋战略上的一大成功 。他缴得陈友谅的小船无意中又帮了他的大忙 。
鄱阳湖之战是中国古代史上最大规模的水战,双方投入80万(朱元璋20万)兵力,大战36天,朱元璋以少胜多创造了奇迹 。
陈友谅输在哪里呢?心浮气燥、自负作崇,总想用摧枯拉朽压朱元璋一头,冀希望用极限武力征服他,让朱元璋输得一败涂地,永世不得翻身 。
如果他不急攻冒进,如果他不连锁战船被火烧连营,如果他的左右金吾不倒戈,朱元璋还有机会吗?我想没有,或许历史就会改写了 。
朱元璋的运气实在太好,让我们捕捉一个细节,来展现鄱阳湖之战的惊心动魄吧!《明史.常遇春传》记载:
友谅骁将张定边直犯太祖舟,舟胶于浅,几殆 。遇春射中定边,太祖舟得脱 。
意思是:陈友谅手下第一悍将张定边驾着大船直接冲向朱元璋的旗舰,这时,朱元璋的船搁浅了,只能束手待毙被张定边擒获 。
然而常遇春却在远处弯弓搭箭,一下射伤张定边,朱元璋才得以逃脱 。
鄱阳湖残阳如血,陈友谅和朱元璋的对决荡气回肠,一切仿佛都是天意,历史抛弃了陈友谅而选择了朱元璋 。
推荐阅读
- 宋福金|乱世逆袭的陪嫁丫鬟,小姐是嫔妃,她却成为了皇后
- 李豫|开启晚唐乱世的第一罪人唐代宗功劳堪比唐太宗,这是真的吗?
- 苏定方|从护卫乡民到追随唐朝,苏定方如何立足乱世,屡立战功表现出色
- 吕布|三国乱世中,真正的猛将是谁?吕布真的能排第一么?
- 三国|三国乱世是因为汉室衰微吗,看看当时汉室的势力有多大
- 曹操|被骂1800年的乱世枭雄:善良要有锋芒,纯洁要有智商
- 中原|遭遇乱世、重税时,为什么古人不去人烟稀少的地方避难?
- 朱元璋|得天下一大半的陈友谅为何会迅速输给朱元璋?朱元璋亲自给出要点
- 陈友谅|陈友谅:六十万大军攻洪都,八十余日城未破,他到底输给了谁?
- 皇甫嵩|平定黄巾之乱的三位名将,为何在乱世中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