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诉|金融领域非法代理投诉风起 暗藏哪些坑

【 投诉|金融领域非法代理投诉风起 暗藏哪些坑】继湖南省、沈阳市监管机构发布防范代理投诉风险通告后,近期,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声,提醒消费者正确认识“非法代理投诉”风险。受疫情影响,一些消费者还款压力大,导致信用卡逾期无法按时偿还,一些打着帮客户“代理维权”幌子的“维权团队”顺势而出,帮助用户与金融机构“周旋”。北京商报采访人员调查发现,这些“维权团队”活跃在各大社交平台和网购平台之中,承诺消费者提供个人信息、缴纳一定费用就能通过投诉、协商等方式帮助消费者无利息分期甚至减免部分欠款金额并进行分期还款。
非法代理投诉频“冒头”
“近期,银行业金融领域‘非法代理投诉’问题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中国银行业协会日前发布公告,提醒消费者正确认识“非法代理投诉”风险。
中国银行业协会表示,部分机构或个人假冒权威专家、专业律师等,诱导消费者委托其“代理维权”,要求消费者提供身份证件、银行卡号、联系方式等重要敏感个人信息,并支付高额服务费,通过捏造事实,阻止消费者与金融机构、监管部门开展有效沟通,缠访闹诉等方式,进行虚假投诉,或者提供统一投诉模板唆使消费者无视合同约定,向监管部门进行恶意投诉举报。而不久前沈阳市、湖南省等地监管机构也发布了类似公告,提醒消费者警惕“代理投诉”风险,谨防个人信息泄露。
“代理投诉”在信用卡业务方面表现较为明显。受疫情影响,一些消费者还款压力大,导致信用卡逾期无法按时偿还,由于缺乏正规机构的维权经验,打着帮客户“代理维权”幌子的“维权团队”就被其视为“救命稻草”。
在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看来,受突发疫情的影响,在2020年确实有部分借款人收入受到影响导致还款压力加大,在监管政策要求和支持下,金融机构为部分借款人提供了延期还款、减免利息、不纳入征信失信记录等措施。但这些体现金融温度的措施,必须以实事求是为前提。如果借款人通过中介包装、伪造证明、恶意投诉举报等方式欺骗银行,一旦被识别,反而对个人信用产生严重影响。目前市场上反催收团队也有一些是不法分子伪装的,如果轻信可能会面临被骗、信息泄露等风险,得不偿失。
欠款金额协商后还可分期减免?
“代理投诉”只是信用卡逾期处理的环节之一,北京商报采访人员发现,如今多数打着信用卡逾期处置旗号的“维权团队”,不再单独接受代理投诉,而是办理着协商分期还款业务。
一位“维权人士”告诉北京商报采访人员,信用卡逾期可以通过投诉加协商的方式,做到停止催收、避免起诉,并帮助还款人拿到利息分期还款指标。投诉是免费的,而协商分期需收取欠款金额6%的手续费。以欠款金额2万元为例,该“维权人士”表示,可以和银行协商至30-60期不等的无利息分期还款,手续费为1200元,包成功。消费者只需要缴纳手续费并提供包括银行、卡号、查询密码、账单日、还款日、期望还款日、每月还款能力等信用卡相关信息即可。
还有“维权人士”承诺,缴纳欠款金额5%的手续费,通过协商等方式能减免部分欠款金额并进行分期还款,2万元的欠款金额能够减免至1.5万元分期归还给银行,并表示百分百成功。
而相较于前两者,经过“法务”包装的“维权机构”收费则更高,手续费要收取欠款金额的10%。该“维权机构”告诉北京商报采访人员,付款后只需填写办卡信息,会有公司律师帮忙和银行协商,欠款金额分12-60期还给银行,期间不产生任何利息和违约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