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诉|金融领域非法代理投诉风起 暗藏哪些坑( 二 )
为何会有这样的“维权团队”出现?易观高级分析师苏筱芮表示,“维权团队”会出现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这种黑灰地带的行为较为隐蔽,难以识别和监测;二是金融机构方在判别逾期处置、协商还款时缺乏明确标准与尺度,使得不法分子有一定的空间趁虚而入。
而从消费端来看,光大银行金融分析师周茂华分析,主要是部分出现逾期或还款困难的信用卡持有人,抱有侥幸心理,希望通过“中介”投诉等延长还款期限,甚至免息等,但往往会落入一些“中介”圈套。而这些所谓“维权人士”之所以能得手,主要还是钻了客户和银行间“信息不对称”的空子,客户不清楚银行是否有“逾期协商”业务,也不了解银行信用卡逾期投诉流程等,这就使得部分信用卡逾期客户迷信“维权人士”。
“维权”背后隐藏的风险
在调查中北京商报采访人员发现,当询问是否有相关资质、是否存在信息泄露风险以及如何保证资金安全时,上述“维权人士”均含糊其词。关于资质、信息泄露的问题均不做正面回答,而资金安全则拿第三方网购平台做保障,宣称解决后才收取全部手续费,并表示不满意还可以退款。
前述收取欠款金额6%手续费的“维权人士”表示,前期需在第三方平台支付500元,支付成功、办理分期完成后,再结清剩余费用,时间一般7-12个工作日左右。
上述代理投诉、代理协商还款是否合法?第三方平台能否为这些“维权人士”做担保?北京寻真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德怡表示,能从事这种“维权”业务操作也表明银行政策还存在一定的弹性空间,而非法代理投诉此前处于监管的灰色地带,风险提示的发布表明了这种代理行为是不可取的,损害了正常的市场交易秩序,损害了银行的合法利益。“维权人士”靠第三方网购平台销售的方式来获得客户信任,但这种第三方平台的支付方式并不是对业务合法合规的担保,第三方网购平台应该介入,禁止这种违规交易业务。
对于“非法代理投诉”可能涉及的风险,中国银行业协会在公告中提到,“非法代理投诉”严重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扰乱银行正常经营秩序,挤占消费者合理反映诉求的金融资源,背后隐藏虚假广告宣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无证照经营、黑恶势力恐吓威胁等违法犯罪活动。消费者应充分认识“非法代理投诉”的风险隐患及社会危害,谨防信息泄露、财产受损、征信污点、遭遇诈骗,甚至引发违法犯罪行为等风险。
以代理投诉和代理协商还款为例,苏筱芮认为,主要有三类风险,一是信用卡持卡人个人信息泄露,从而进一步被诈骗的风险;二是“非法投诉”结果无效,导致资金损失的风险;三是此类行为影响到信贷业务的正常市场秩序,是行业的一颗“毒瘤”,会对行业的健康发展造成风险。
“一方面需要从实践经验中进行总结提炼,逐步形成‘非法代理投诉’相关的行业界定标准并加大对此类行为的打击力度,另一方面也需要各银行业机构明确业务流程与规范,避免‘维权团队’以信息不对称为名在投诉流程中钻空子。”苏筱芮建议道。
周茂华表示,这种代理投诉和代理协商还款方式,可能造成银行信用卡业务利息损失、占用客服资源,甚至出现一些纠纷,同时也干扰了信用卡业务市场正常秩序;对于持卡人而言,不仅需要搭上一定“中介费”,如果协商还款不成还可能背上不良征信。维护信用卡市场正常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需要强化监管,提高违法违规成本;同时,相关部门可以通过短信等途径,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消费者对各种套路骗局的识别能力和自身财产、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推荐阅读
- 手机银行|漫谈金融产品数据可视化
- 品牌方|聊控价(一):购买鉴定控价投诉涉嫌违法
- 身份证|金融小程序活体检测:转化率提升30%的案例
- 阿里巴巴集团|麦当劳中国与阿里巴巴合作升级,将聚焦会员服务、IP合作、全渠道营销等新领域
- 跑路|又一电商平台倒下,老板带着200亿巨款跑路,用户投诉无门!
- 控制人为|奢侈品电商平台寺库投诉量超过8000条,此前被传破产
- 投诉|APP拉新营销套路多!小红书元旦拉新活动被指虚假营销,玩不起
- vr|「盘中宝」腾讯迈出元宇宙关键一步,该领域或为元宇宙入口最确定赢利点,这家公司已有产品应用于科技冬奥会
- 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巨人网络:拟与黄金搭档就消费品数字营销领域展开合作
- 公积金|北京金融公共数据专区汇集数据25亿条,覆盖14个部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