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流量围墙信息孤岛都被打破!互联互通才是中国互联网发展最佳姿势( 二 )


其中,老年人和中小企业深受冲击。
运用手机时,老年人无法像年轻人一样,频繁切换不同平台来获得、分享信息,“当他们遭遇操作困难时,害怕向晚辈咨询时被嫌弃,或者晚辈不耐烦,容易放弃”。从这个角度看,互联网平台“以邻为壑”,结果给老年人挖掘出难以跨越的数字鸿沟。
至于中小企业,他们是中国社会经济的毛细血管,作为互联网平台,理应给它们提供更多的经营便利和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支持,现实却是设置重重障碍,交易成本、运营成本高企。
给用户和企业造成“困境”,人们自然怨声载道。在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新闻发言人赵志国直言:“用户对这方面的反应强烈,我们收到的举报、投诉也比较多。”
与此同时,互联网巨头因过于局限在国内市场,随时进入防御的保守状态,不仅在国际市场上不大能打,在国内也没能显现出更高的产业创新效率,“没有梦想”、“惦记几捆白菜、几斤水果的流量”等风评纷至沓来。
至此,中国互联网平台深陷无效内卷“泥潭”,沦为一场严重内耗而难以自拔,网友直呼“这是‘多输’,没有赢家”。
互联网|流量围墙信息孤岛都被打破!互联互通才是中国互联网发展最佳姿势
文章插图
然而,时移势易,国际形势和行业格局均发生剧变,倒逼互联网平台积极应对。
前一方面,中国正积极与全球各国开展数字合作,网络互联互通持续推进,电信普遍服务合作深化,数字赋能价值不断凸显,要求中国互联网平台拥有更大格局,以开放、包容、加强创新的姿态广泛合作。
后一方面,中国互联网行业的流量“瓶颈”越来越严峻,相对电商业务更新锐的短视频领域也在2020年12月达到8.73亿用户,网民使用率接近90%。换句话说,继续高筑“围墙”,无异于“画地为牢”,让流量增速愈加缓慢。
不管是客观大环境追逼,还是自身高质量发展需要,互联互通都是中国互联网平台的一道“必做题”。
互联互通助推高质量发展
十余年“建墙”,一朝“围墙”开拆,感受最深刻的,当然是亿万用户。
和最初互联网带给用户自由开放的感受类似,这一次,用户能够继续享受去中心化、互联互通等互联网特色,无论是信息流通,还是产品交易,更加全面、方便、快捷,便民利民。
对于互联网平台来说,互联互通之后,真正告别封闭生态模式,首先能够从其他平台获取更多流量,新的增长空间或许孕育其中。
比如,微信公众号流量明显下滑,根本原因在于其是一个封闭生态,当发展到一定量级、达到流量极限时,流量就会萎缩。
微信生态开放之后,微信公众号可以获得来自百度等搜索引擎的流量,增加微信流量来源,扩充流量生态规模。同时,内容创作者也可以获得更多流量变现的收益,进而产生出更多内容,吸引更多流量,与微信公众号和百度等搜索引擎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互联网|流量围墙信息孤岛都被打破!互联互通才是中国互联网发展最佳姿势
文章插图
除了流量扩充,互联互通之后,互联网巨头之间还可以探索更多合作共赢的商业模式。
这方面,阿里和腾讯的互联互通颇为典型。不只屏蔽链接被解除,还能彼此加深合作,举个例子,淘宝入驻微信小程序,可以为淘宝带来新的流量,拓展淘宝的新玩法和商业模式,同时微信支付也可以接入阿里系电商场景,创造新的增量。
当然,也会引发开放前提下新的流量竞争。
正如上海财经大学研究院教授崔丽丽所言,从流量视角分析,“当下平台企业都是多渠道布局,原有老用户的使用习惯基本成型,影响多会表现在对于新增用户的争夺方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