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错过了1368年的机会,西安再也难以成为首都,问题根源在哪
引言:
公元1368年,淮右布衣朱元璋经多年征战,终于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王朝:明
立国之事中,定都无疑是重中之重大事,也因此在都城选择上朱元璋犹豫良久 。
长安、洛阳、开封还有自己老家凤阳,都曾经是他的备选,经过一番慎重考虑,在刘伯温建议之下,朱元璋敲定了新生大明朝的都城是南京 。
而其中落选的就有曾长期作为中原王朝帝都,跟随汉唐一起辉耀无比的长安城 。(西安)
那么朱元璋选定的南京城真的就适合当首都,长安就真的不适合当首都吗?
文章图片
(明朝天子守国门)
三:朱棣之决定 。
顺利入主南京,成了大明掌舵人的朱棣,当然会反思成败经验 。
为何偏安一隅的自己能成就帝业,这关键问题就是兵力配置有问题 。
如果继续定都南京,自己也一样面临北方防御的问题,如何解决?随后朱棣选择了迁都!
将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是军事上的万全之策,经济上的权衡之策,也是安朱棣心的举措 。
军事上看,迁都北京之后,自己可以坐镇北京,后续的帝王也能直接调动精锐军队,没有分兵的可能,就少了不少叛乱的风险 。
经济上看,迁都北京之后,虽然经济环境不如南京,需要漕运运输粮草补给都城,但北京家门口的京杭大运河基本可以完成漕运任务 。
心理上看,迁都北京之后,朱棣更加安心和放心,因为这本就是他的根据地和大本营,经营许久根基稳固 。
以上三点,让朱棣迁都北京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
文章图片
(明朝版图最大时)
四:西安(长安)到底为何不能做首都?
1391年朱元璋派遣朱标考察西安,是西安最后一次成为首都的机会 。
这一次的落选,还有后续朱标的去世,让拥有绵延千里秦岭,地处中国南北分界线的长安,彻底失去了作为首都的机会 。
坐拥地理优势,战略优势,为何不能当首都,根源就在于历史环境的变化和气候的变化!
历史上将西安(长安)当做都城的朝代多不胜数,周朝、秦、汉、隋、唐时关中长安都是首都的首选,次一级的选择则是洛阳 。
所谓的东都洛阳,西都长安,就是这个理 。
可是气候条件的渐进式变化,却让这一切变了味道 。
纵观中国四千年气候变化史,气温虽然有波动,但总体趋势却是越来越干燥,越来越冷的,特别是中高纬度地区更是如此 。
西安(长安)恰好就处于西北地区的中高纬度地区,受气候变化影响,变得越来越干燥 。
一个地区变干燥了,意味着水源减少,水源较少又意味着环境的改变和粮食产出的减少 。
汉唐时代,这个趋势虽然有,但并不凸显!
文章图片
(今日关中地区)
那个时候的关中地区,物产还算丰富,气候也不错,加上战略位置上的优势,即便需要通过运输物资给养都城,也是可以负担得起的 。
这一切,让长安成天下之中的都城首选,这是气候条件加持下,基于战略需要的正确抉择 。
可是多年的战乱格局,还有气候变化,让长安从宋朝开始就比不上从前了 。
隋唐时代,南方经济因京杭大运河挖掘,迎来飞跃发展,东南地区渐成全国经济的中心 。
五代十国动乱中,北方地区城头变化大王旗的现实,让北方经济进一步萧条,反而是南方经济因为远离战端进一步发展,中国经济的整体南移趋势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
经济南移配合气候变化,让北方关中区域失去了往日的风光!
推荐阅读
- 商户|好感度拉满!国内知名外卖平台:西安骑手免除扣罚,补贴500万
- 容错率|短视频单列和双列,谁的内容容错率更高?
- 欠费|有点惨!西安小伙租共享汽车后突然被隔离:还不上车,欠费超1万
- 免费|爱奇艺请西安咸阳市民免费观影1个月
- 印刷|海盗船致歉:部分产品包装出现生产国家 / 地区印刷错误
- 阿里云|西安一码通“崩溃”调查:一场系统性失灵的数字政府再思考|钛媒体深度
- 暂停|京东快递因有员工确诊已暂停西安业务
- 落地页|增长实践中常见错误,你一定中招过
- 顾客|“某宝顾客强行挑错是什么体验?”商家:我是不是看起来不太聪明
- 感染|盒马:网传西安有门店配送员阳性感染多人为不实信息,已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