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师|司马家的两兄弟司马师和司马昭,在权力面前为何没有反目成仇?

司马懿的庶子们说,“我们又不是嫡子,不敢跟他们争啊!”
【司马师|司马家的两兄弟司马师和司马昭,在权力面前为何没有反目成仇?】司马昭说,“我大哥的儿子,就是我的亲生儿子,争什么?早晚还不都是我家的?”
司马师说,“眼下的形势太复杂,弟弟啊,你们都驾驭不了,还是让我来吧!”
司马师和司马昭之所以能团结协作,根本原因在于两人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这一点是由司马家族的特殊情况,以及当时的政治形势所决定的 。
司马师|司马家的两兄弟司马师和司马昭,在权力面前为何没有反目成仇?
文章图片

这个时候,司马师也死心了,看来自己是命中注定没有儿子了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司马昭的正妻王元姬,一口气给司马昭生下了五个儿子一个女儿,小妾们合起来又生了四个儿子一个女儿,合计九个儿子 。于是,没有儿子的司马兄弟们纷纷表示要“吃大户”,过继司马昭的儿子为自己的嗣子,承继香火 。
司马师作为大哥,当然要先挑,于是司马昭的嫡次子司马攸就被过继给了司马师,成为司马师的次子 。老六司马京也没有儿子,司马昭就将庶子司马机过继给他为嗣子,不过司马京太倒霉,司马机还没给他生下孙子就死了 。
总之,司马师的嗣子,就是司马昭的亲生儿子,你说司马昭争个什么劲呢?早晚这一切还不都是他家的,更何况司马师的身体一直不好,还有眼疾,能活几年都不好说 。
司马师|司马家的两兄弟司马师和司马昭,在权力面前为何没有反目成仇?
文章图片

司马昭对司马师十分钦佩,自知才能比不上大哥
高平陵之变之前,司马懿将司马师和司马昭叫到跟前,将兵变计划告诉两人,结果司马昭紧张得整夜睡不着觉,而司马师则与往常无异 。第二天早上,司马师阴养的三千死士齐聚司马门,就连司马懿都为之惊叹 。依靠这三千死士,司马师坐镇洛阳,控制京都,保证了高平陵之变的成功 。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司马师的政治才能和政治远见,应该在司马昭之上 。
司马懿去世后,司马师以抚军大将军的身份,执掌曹魏军政大权 。第二年,司马师下令伐吴,让弟弟司马昭为都督,带军出征,结果被诸葛恪击败,导致司马昭的乡侯爵位被削 。但很快,司马师就找了个小功,将司马昭的爵位恢复 。不过,在一削一封之间,司马昭算是彻底领教了司马师的手段,不敢再有异心,只能乖乖听司马师的话 。
公元254年,司马师废掉了魏帝曹芳,改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个人权势达到了顶点 。这个时候,司马师并没有亏待司马昭,不仅升他爵位为高都侯(县侯),而且还让他兼任中领军,镇守洛阳,兄弟两人共掌大权 。
由于以上所说的三个原因,司马氏兄弟团结合作,亲密无间,没有给曹魏离间的机会 。
司马师|司马家的两兄弟司马师和司马昭,在权力面前为何没有反目成仇?
文章图片

后事发展果然如司马昭所料,他才是最后的赢家
司马师死的时候,嗣子司马攸才十岁,当然没有能力继承他的大将军之位,所以只是继承了舞阳侯的爵位,这最早还是从司马懿那里继承来的 。
司马师死在许昌,当时正在带兵出征,病重的时候司马昭前去探望,以致洛阳无人镇守 。曹髦趁机要求司马昭留镇许昌,只让尚书傅嘏带军回京师 。司马昭不听这一套,亲自带兵返回,要求小皇帝封他为大将军,加侍中,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将军政大权统统抓在了手里 。
曹髦不甘心当傀儡,带人攻打司马昭的府邸,结果被司马昭豢养的死士成济所杀,这个手段,也是司马昭从哥哥司马师那里学来的,活学活用而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