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战争|国共分裂后,当年最先北伐的8个军,都是如何选择立场的
民国时期,军阀割据,以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为主的北洋军阀,投靠帝国主义,残酷压迫百姓,对国家的安定和统一造成了很大阻碍 。为了实现国家独立,摆脱帝国主义,以及达成国家统一,制止分裂,国共双方达成合作,开启了北伐战争 。
【北伐战争|国共分裂后,当年最先北伐的8个军,都是如何选择立场的】
文章图片
而由李济深带领的第4军留守军,则是支持南京政府,反对武汉政府 。在李济深发现自己与蒋介石理念不同之前,一直都比较支持蒋介石 。同时,由于自己的“地盘”在广东,并不愿被武汉政府踏足染指,所以李济深更加支持“天高皇帝远”的南京政府 。
两边摇摆的“中立者”
面对选择的时候,有的人可以通过各种权衡取舍,做出最终的决定,但是有的人不能做出坚定的选择,而是会保持“中立” 。换句话说,他们就是两边摇摆,做一根没有主见的“墙头草”,毕竟只有实力强大,才有真正的话语权 。
文章图片
比如第5军,这只军队出身“草莽”,原身是地方的绿林武装,与正规军队相比实力较弱,北伐战争期间也只担任了留守任务 。第5军的军长甚至一直都是跟随李济深的指令行事的,最终在两政府中,也是跟随李济深的态度表示支持南京政府 。不过第5军的表面拥护实际意义不大,以第5军的实力,在这些军队之中也没什么存在感 。
第2军和第3军则圆滑得非常标准,一直坚持“中立”,与双方政府都保持联系,但并不做出明确表态 。这样的作风虽然太过“墙头草”,但能两边都不得罪,也是生存之道 。只不过在选择“中立”之时,就注定了未来无论哪方胜利,自己都不可能被重用 。
文章图片
与其他各自选择立场的7个军不同,第6军军长程潜不愿意做出这样的选择,但是他不是为了两边都不得罪,而是不忍心看到昔日同袍四分五裂 。程潜一心想要两方重归于好,为此多方奔波调停,却并没有任何效果,反而因为两边出面遭到了蒋介石忌惮,后来第6军被蒋介石派兵围剿 。
结语:
北伐战争的发起原因,是为了维护祖国的统一,然而虽然北洋军阀的统治被推翻,蒋介石和汪精卫却制造出了新的分裂,这完全违背了北伐初衷 。最终的结果表明,任何试图损害国家以及百姓利益的野心都必然会被粉碎 。
推荐阅读
- 战争|免费阅读的买量战争
- 歌单|"听歌年度报告"背后,是头部音乐软件的圈地战争
- 招股|毛戈平VS完美日记,"国货美妆第一股"新战争
- s中国云计算战争:误判、追赶与缠斗
- 公有云|中国云计算战争:误判、追赶与缠斗
- 网约车|交通运输部:截至11月底全国共有255家网约车平台取得经营许可,环比增加4家
- Lyft|美国共享出行公司Lyft推迟员工返岗时间:明年可远程办公
- 番茄小说|番茄小说“赶超”西瓜视频,字节跳动会引发网文新战争么?
- 用户|滴滴下架140天,出行的战争远未结束
- 微信|钉钉们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