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慈禧一死,清朝为什么立马就亡了?
清朝的灭亡,是在慈禧死后的第三年,在辛亥革命中灭亡的 。实际上清朝灭亡的最大因素在于清朝失去了汉族士大夫阶层的支持,当然要说明这个原因并不容易,我们需要复盘辛亥革命才能搞清楚其中的状况 。
其实辛亥革命一开始的时候对于清政府来说也只是一个城市的叛乱,对于拥有1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帝国来说,一个城市的叛乱也不至于会让一个政权走向倒台,问题在于武昌起义后不久,就有十五个省宣布独立了 。
文章图片
▲段祺瑞直接带着前线将领在朝堂上发动兵谏了
其实说的更直接一些,清廷在辛亥革命中最终退位,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基本失去了军队的控制权 。为什么会失去对军队的控制权呢?是因为反对清廷最大的军事力量,一个是袁世凯,另一个是独立的十五个省,而这些力量为什么最终会走向反对清廷的道路上呢?还是因为政治,其实从反对清廷的这些力量中我们不难看出,代表的都是汉族士大夫阶层,无论是袁世凯也好还是独立的十五个省也好 。
而这些力量的最终反水,其实和慈禧之后清廷的政治格局有关 。
其实太平天国时期,清廷基本已经失去了统治中原的合法性了,之所以能够继续维持半个多世纪的统治,是因为有曾国藩为代表的汉族士大夫阶层的力挺 。在太平天国之后,以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的汉族士大夫阶层开始崛起,他们继续帮助清廷维持统治,清廷给与的好处就是政治中给与了汉族士大夫相当的地位,这就相当于把部分股份给了汉族士大夫 。
文章图片
【清朝|慈禧一死,清朝为什么立马就亡了?】▲慈禧能掌控朝局,关键在于懂得玩政治平衡,能分一部分政治权力给汉族士大夫
慈禧非常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在慈禧掌权的半个世纪里,虽然她有时候会发疯,向十一国宣战,但是政治上的平衡她还是很会玩的,在慈禧时期,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还是袁世凯都得到了相当的重用,正是在汉族士大夫的维护下,清廷才在晚晴时期开展了洋务运动,一时间有了一些中兴的迹象 。在庚子事变之后,也是李鸿章为代表的汉族士大夫阶层维持了当时已经摇摇欲坠的大清王朝,使大清王朝又续命了十来年 。
文章图片
▲摄政王载沣完全不懂政治平衡
但慈禧之后掌权的摄政王载沣就完全不懂政治 。他上台之后就逼迫袁世凯下野,将大权逐渐揽到了满清权贵的身上,汉族士大夫在他的政治当中并没有分到多少政治利益 。
我们从载沣推出的清廷的第一任内阁就能看出,当时第一任内阁的名单如下:
由庆亲王奕劻担任内阁总理大臣负责组阁,其他成员包括内阁协理大臣那桐、徐世昌、外务大臣梁敦彦、民政大臣肃亲王善耆、度支大臣镇国公载泽、学务大臣唐景崇、陆军大臣荫昌、海军大臣贝勒载洵、司法大臣绍昌、农工商大臣贝子加贝勒衔溥伦、邮传大臣盛宣怀、理藩大臣宗室寿耆 。
在内阁13人名单中,满清权贵占了9人,汉族只占了4人,而且汉族占据的职位中多是没什么实权的“冷衙门”,除了协理大臣徐世昌稍微有点权力外,财政、人事、兵权基本都掌握在了满清权贵的手上,汉族士大夫基本没有从中分到多少,这就自然把汉族士大夫阶层游离在了清廷权力核心之外了 。
当时,张之洞在世的时候就曾劝说过载沣,要他在政治上平衡一些,适当分一些权力给汉族士大夫,可载沣当时根本不听,表示"怕什么,有兵在 。”
推荐阅读
- 马化腾|清朝最厉害的商人,清政府都向他借钱,估计马云、马化腾都佩服他!
- 湘军|清朝一将领见城墙下青草颜色异常,下令用热汤灌进,随即惨叫四起
- 清朝|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封建王朝是哪一个?不是汉朝、也不是唐朝
- 布政使|清朝时的“布政使”,放现在相当于什么官职?你可能永远都不会信
- 岳钟琪|清朝岳钟琪,是投靠异族的汉奸,还是奠定中华版图的英雄?
- 清朝|满蒙联姻逐渐衰弱,暗藏清朝格局变化,反映满蒙汉三族地位变化
- 雍正|故宫发现清朝圣旨,雍正24岁儿子神秘消失,学者:雍正真狠心
- 康熙|康熙如果传位于他,清朝很可能成为大国,西方列强或许也忌惮三分
- 学政|清朝学政官职不算高,为何很多人都说学政有与巡抚对抗的资本?
- 宁古塔|清朝灭亡后,当年那些被关在宁古塔的重犯,最后都去哪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