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性别|“无性别”是修罗场还是新赛道?

文 | 互联网的那些事儿
“是谁决定了男人和女人的着装应该不一样?”
日本时装设计大师山本耀司1983年的灵魂拷问如今再次回归时尚圈。
无性别潮流已经虏获了一众年轻人,小红书上搜索“无性别穿搭”,出现了3万多篇笔记,微博上无性别穿搭话题也热度不断。
根据CBNData2020年发布的《这就是95后的国潮地盘》报告显示,去性别化已经成为95后潮流消费的突出特点。
9月9日,无性别服装品牌Bosie完成新一轮融资,其中B站作为股东持股4.9%。成立3年来,Bosie至今已开出25家门店,一年销售额超3亿元。
一直以来,B站的敏锐嗅觉紧跟当下的Z世代风口。当前B站已经投资上百家企业,其重点集中在内容和游戏生态两大板块上,同时也正在向咖啡、汉服、餐饮等“时代宠儿”逐步拓宽,此次投资Bosie无疑再次佐证了无性别年轻文化的火热。
无性别风从哪里刮来?为何在新世代中如此吃香?无性别只是在玩概念吗?
且看本文分解!
轮回的无性别时尚“无性别主义”(Unisex)这一概念的正式出现可以追溯到1968年的《纽约时报》。
【 无性别|“无性别”是修罗场还是新赛道?】时至今日,它指向某种共享、平等的生活态度,在衣着上的体现最为明显,简单来说就是男女同穿,颜色、款式、材质上没有明显的性别区分。
无性别理念在时尚界几次掀起风雨。
1966年,法国设计师和艺术家伊夫·圣·罗兰打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套吸烟装,吸烟装兼具男士礼服刚硬的质感和适配女性身材的柔美,男装女穿的时代自此开启。
无性别|“无性别”是修罗场还是新赛道?
文章插图
此后,“无性别风”成为欧洲人反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性别刻板意识的武器。
女性们开始放弃传统衣着打扮,在穿衣中追寻自由,男性们则在“孔雀革命”(Peacock Revolution)中挖掘出更多对时尚的定义,色彩与款式不再是性别专属。
早年无性别风格还只是奢侈品们的专属,Chanel、Burberry、Gucci等时尚品牌相继推出中性服装,成为这一风格的领头军。
而随着无性别风的不断发展,ZARA、H&M等快时尚品牌和Converse等运动品牌也慢慢进入无性别赛道,同时越来越多的无性别时尚品牌开始崭露头角。
无性别|“无性别”是修罗场还是新赛道?
文章插图
在国外,中性内衣品牌TomboyX 于2019年获1800万美元B轮融资,曾担任Yves Saint Laurent创意总监的Stefano Pilati于2018年创立无性别主义品牌Random Identities。
在国内,除了Bosie以外,还有2019年成立的奈岛(Na.d),2020年成立的Oinkpink和DASH FUTURE,江南布衣也在2019年打造无性别系列支线REVERB。
而国内的无性别风正在席卷而来,向各个领域拓展。
不仅是服装领域,在抖音、小红书上,男性美妆博主群体迅速集势。
根据RET睿意德商业地产研究中心统计,2020年双十一期间,国内男性化妆品销售进口彩妆备货同比增长3000%,男士护肤品销售额同比增长30%。
在珠宝行业,创办于2014年的YIN 隐于2020 年完成品牌升级,由女性向转为无性别向,同年3月获得天使轮融资,是2020年双十一期间天猫平台珠宝K金类目销售 Top 10 的唯一新锐品牌。
国内首个无性别香氛品牌MAISON DIXSEPT也于2020年成立,其也是中国首个被国外专业香水资讯网站“FRAGRANCES of the WORLD”收录的香水品牌。
无性别审美已然不再小众。
无性别背后的资本逻辑国内无性别服装赛道的力量不可小觑,资本押注的逻辑在哪里?
传统快时尚的衰落已经证明了年轻人的口味正在迅速转变,JK、汉服、无性别风,他们要的不是千篇一律的潮流,而是个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