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为何人们宁可相信刘备是“伪君子”,也不愿承认史书记载的昭烈帝

都是《三国演义》惹的祸 。“显刘备近伪,状诸葛近妖 。”演义、戏曲、评书(包括现在的讲坛、影视和网文),面对的都还是老百姓 。就像现代战争片一直不肯再现三三制(一个镜头拉不下1个班),真实了就不好看 。
古代的说书人没事不让孔明去放放火、借借风、装装神,拿什么给台下听众诠释“用心平而劝诫明”、“显仪从权、开诚布道”?历数记载古今中外大人物、大英雄的儿童读物 。你问爱因斯坦为啥这么聪明?十个有九个宝妈会回答 。
刘备|为何人们宁可相信刘备是“伪君子”,也不愿承认史书记载的昭烈帝
文章图片

二、刘备其人
真实历史上的刘备,并不是一个儒雅长者形象 。《彭羕传》:彭羕因受罚,怂恿马超起事 。评价刘备时曰:老革荒悖,可复道邪?老革即老兵,兵油子 。尽管刘备从小师从卢植,在家庭并不宽裕的情况下修的是儒家正理 。
但在求学期间,他“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服 。喜怒不形于色,好结豪侠 。”骨子里刻着的,是与其出身不符的豪情 。由于出身贫弱,没有关系、背景和资本 。前期靠的是好勇斗狠、纵横乱世 。如: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袁绍等 。
刘备|为何人们宁可相信刘备是“伪君子”,也不愿承认史书记载的昭烈帝
文章图片

都喜欢纳刘备当自己的打手 。即使是到了后期,有了自己的根据地,以主公之躯仍不改阵必临前,身先士卒的作风 。裴注:与曹公争汉中 。时有不便 。而先主大怒不肯退,矢如雨注,无敢谏者 。最后,还是法正冲上前去,帮他挡箭,这才退了 。
待羽翼丰满,无论是赤壁还是汉中,具体到某场战役中,曹操就没在刘备身上占过便宜 。即使是夷陵前期,陆逊也不得不“避其锋锐” 。在战术层面,这是一个优秀的师团长 。他所欠缺的,是军长以上的帅略而已 。
刘备|为何人们宁可相信刘备是“伪君子”,也不愿承认史书记载的昭烈帝
文章图片

就好比云龙兄在城外:我的卢马和双股剑呢?拿来,给他娘的干他一炮 。了解了这样的暴脾气,就不难理解为何当初鞭打督邮的其实是刘备了吧?然而与此同时,刘备也是仁慈的 。刘备之仁,在于重感情,讲义气、够哥们 。
《魏书》:刘平结客刺备,备不知而待客甚厚,客以状,语之而去 。陈寿感叹:先主仁义至斯!当曹操屠徐州城时,是刘备带着数千人马来救陶谦 。当袁绍要欺负公孙瓒时,是刘备主动出来助拳 。当袁术称帝,曹操号召全天下共讨之的时候 。
刘备|为何人们宁可相信刘备是“伪君子”,也不愿承认史书记载的昭烈帝
文章图片

清冷的平原上,天下诸侯,仅皇叔带着微弱的兵力来响应 。刘备算什么东西?惟坚持正义,不畏强暴而已 。“让徐州”是真的,讲的是利益面前检验出来的仁义——江湖道义 。“携民渡江”是真的,讲的是生死之际检验出来的仁义——绿林豪情 。
哪里有什么汉室宗亲 。中山靖王100多个儿子——汉末沾得上边的,一板砖下去,在涿县就能砸到几十个 。唯独就刘备1人配得上袁绍出城200里相迎、曹操青梅煮酒论群英?刘备确实是“四易其主”,但对比义父杀手吕布,从未背后捅过刀子 。
刘备|为何人们宁可相信刘备是“伪君子”,也不愿承认史书记载的昭烈帝
文章图片

即使是刘璋也是善终 。比如今盛世之下,为了一点蝇头小利,便能反目成仇的亲人、朋友、兄弟 。在乱世中萍水相逢,却能坚守初心的昭烈帝,便值得肯定 。刘备出身行伍,却从未屠过一次城 。哪里还需要像曹操那样惺惺作态,一手拿起屠刀 。
一手却赋诗“生民百遗一”?众所周知,荀彧、崔琰是走狗烹的代表;张昭、陆逊是权力游戏的献祭 。惟关羽死后,先主起举国之兵 。惟马超弥留之际,敢倾心托付其弟 。黄权江北而降,余人劝说尽捕其在成都的亲属,先主摇头道:那是形势所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