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在位不足一年,朱高炽为何能名垂青史?因为他解决了四个天大难题( 三 )


朱高炽|在位不足一年,朱高炽为何能名垂青史?因为他解决了四个天大难题
文章图片

在这种压力下 , 明朝形成了内阁制度 。内阁是一个政治组织 , 由1到7个人组成 , 这些人的身份是皇帝的顾问 , 皇帝在审批国事时会在一定程度上询问他们的意见 。明朝皇帝通过这样的方式减少自己处理的事务 , 从而避免劳力伤神 。
朱高炽|在位不足一年,朱高炽为何能名垂青史?因为他解决了四个天大难题
文章图片

但是最初的内阁作用并不大 , 因为内阁的权利太小了 , 起到的也是真正的顾问作用 , 皇帝依旧要每一件事都亲自过问 。所以朱高炽在上位后便采取了内阁成员兼职制度 , 也就是让内阁成员能同时兼职其它的高级职位 。像内阁首辅杨士奇同时也兼职着兵部尚书的职位 。
在朱高炽改组内阁后 , 大明皇帝将权力进行了一定的下放 , 这大大减轻了皇帝治国的压力 。在此之后大明皇帝对于国事无需事无巨细地亲自过问了 , 一些小事这些内阁成员就能自己处理 。
朱高炽|在位不足一年,朱高炽为何能名垂青史?因为他解决了四个天大难题
文章图片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 内阁的权力也越来越大 。到了明朝中后期 , 内阁首辅不管是从地位上还是权能上都和宰相差不多 。所以到了明朝中后期依旧出现了权倾朝野的“宰相” , 像严嵩、高拱、张居正等人都有全权过问朝廷之事的权力 。只要皇帝对于国事不管不问 , 就相当于是这些人在治国 。
朱高炽|在位不足一年,朱高炽为何能名垂青史?因为他解决了四个天大难题
文章图片

明朝官场风气
朱高炽解决的第四个问题是明朝官员的不敢说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狠人皇帝” , 手下臣子不听话朱元璋一言不合就灭九族 。因此这就导致了明朝早期的官员对于国事不怎么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因为多说多做就意味着犯错的几率会变大 , 而犯了错就极有可能掉脑袋 。
朱高炽|在位不足一年,朱高炽为何能名垂青史?因为他解决了四个天大难题
文章图片

介于大明官场的这种风气 , 朱高炽在上位后就开始实行仁政 , 废除了很多朱元璋时期订立的酷刑 , 大力整顿明朝官场这种“死气沉沉”的作风 。经过朱高炽的这一番治理 , 大明官场的风气焕然一新 , 官员们也敢于不断对国事发表自己的看法了 。
朱高炽|在位不足一年,朱高炽为何能名垂青史?因为他解决了四个天大难题
文章图片

不过朱高炽对于大明官场风气的治理也出现了弊端 , 因为到了明朝中后期 , 明朝官员已经不是不敢说的问题了 , 而是太敢说了 。到了明朝中后期 , 大明官场的风气又开始朝着“忠言逆耳 , 陛下我们批评你批评得很难听可都是忠言啊”的态度在发展 。
朱高炽|在位不足一年,朱高炽为何能名垂青史?因为他解决了四个天大难题
文章图片

所以那时候明朝官员都喜欢上书批评皇帝 , 怎么难听怎么来 。而且大明皇帝还不能杀这些大臣 , 因为皇帝杀了这些大臣就是心眼小 。因此当大明皇帝被这些人气到后只能下令将他们痛打一顿了事 , 结果后来又发展成了大明官吏都以被打板子为荣 , 屁股上没挨过几次板子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忠臣 。
朱高炽|在位不足一年,朱高炽为何能名垂青史?因为他解决了四个天大难题
文章图片

这种风气为大明的治理带来了极大的问题 , 因为有太多的官员在这种风气中只管说而不提出实际性的建议 。很多“键盘侠”、“嘴炮王者”也靠着这种风气在大明官场中步步高升 , 让大明官场陷入到了另一个极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