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空城计”堪称经典,司马懿真的没有看穿?他回城告诉了儿子实情

三国时期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对决堪称经典,诸葛亮带领的蜀军虽然从军事力量对比上呈现弱势,但却牢牢占据了战争主动权,司马懿带领的魏军则作为防御方,他们的胜负得失也直接影响天下的走势 。期间诸葛亮使用了声东击西,偷梁换柱,诱敌深入等等计策均被司马懿一一化解,司马懿同时也借用诸葛亮的手除掉了心向曹魏的将领,把这支军队变成了自己的私军 。
司马懿|“空城计”堪称经典,司马懿真的没有看穿?他回城告诉了儿子实情
文章图片

司马懿并没有答应副将,而是闭着眼睛听着诸葛亮的琴音 。司马懿好像想到了什么突然睁大眼睛大喊:"城内有埋伏,快快撤退!"随即带着部队火速撤军五十里,导致诸葛亮一行人安然无恙脱身 。事后天下间流传着司马懿胆小如鼠,看见诸葛亮就害怕 。用来嘲讽司马懿的愚蠢,司马懿对此假装没听到 。活着的诸葛亮比死了的诸葛亮更有用
有一次司马昭忍无可忍,他质问司马懿当时为什么这么做 。司马懿看着已经长大成人的儿子,低沉地对他说:"假如那时候诸葛亮死了,那我们家也就被灭族了!"有成语说得好,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这两个成语是形容古代皇帝战后斩首、清算有功的大臣的,比如越王勾践杀范蠡和文种,刘邦杀韩信等等 。并不是因为皇帝狠心,也不是大臣们做了什么事,而是政治斗争,谁都避免不了 。
司马懿|“空城计”堪称经典,司马懿真的没有看穿?他回城告诉了儿子实情
文章图片

当时的司马懿已经是曹魏三代重臣,而且还是魏明帝的辅政大臣,可以说权力极高,但因为都是文臣,皇帝可以制衡,还算得上放心 。可自从魏明帝派遣他统兵之后性质就不一样了,司马懿有威望有能力而且现在还有兵权,已经实质性成为一个权臣,假如他有想法的话甚至可以造反!
魏明帝曹睿明白这一点,所以权衡利弊之后还是派遣司马懿到前线督军 。可以说司马懿现在的权力是因为诸葛亮出现了才得到了,只要诸葛亮还在,那魏明帝就需要司马懿来抗击诸葛亮,司马家就会得到足够的利益 。但假如击败诸葛亮了,那短时间内司马懿可能被魏国歌颂,但将会迎来皇帝的猜忌,甚至整个司马家都会被灭族 。因为这就是权力的斗争,魏明帝别无选择 。
司马懿|“空城计”堪称经典,司马懿真的没有看穿?他回城告诉了儿子实情
文章图片

一切以家族的利益着想
司马家祖上当过朝廷很多大官,到了司马懿那个时代已经是名门望族,甚至因为司马懿的出现,已经把司马家推上了顶级家族的序列,属于曹魏的统治阶级 。在古代家族的利益比国家的利益更重要,一切行动先以家族的利益为主,然后再考虑国家利益 。这是那个时代的主旋律 。
而且那个时候的曹氏影响力已经日薄西山,曹丕时代因为他心胸狭隘,连自己的兄弟都容不下,所以当他上位之后就剥夺、削弱了很多宗室文臣武将的权力,改用外姓人来掌权、辅佐自己 。而到了现在魏明帝时期,他的能力不如曹丕,影响力甚至也不如曹丕,可以说曹氏集团处在最虚弱的时候,也是司马家能够上位的最好时机,一步都不能出错 。
司马懿|“空城计”堪称经典,司马懿真的没有看穿?他回城告诉了儿子实情
文章图片

所以司马师两兄弟明白了这一点,一起努力朝着家族的最终目标前进 。当魏明帝突然英年早逝,而整个曹家仅有曹爽一个草包撑起来的时候司马懿知道时机已经成熟,特意以退为进,表面上摆出敌不过曹爽的样子让曹爽放松警惕,但背地里却积蓄力量并让曹爽膨胀 。最终发动政变,仅仅用了一天时间就夺取曹魏最高统治权,把司马家推上了那个时代的巅峰 。小结
司马懿可以说是史上最老奸巨猾的一个人之一,他青年时处于曹操时代,他知道自己和曹操比起来不是一个体量的对手,于是押注曹丕,辅佐曹丕上位 。曹丕上位后他因为从龙有功从此平步青云,甚至成为了文官集团的首领 。而到了曹睿时代又从文官转变成武将,完成了一个重臣到权臣的转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