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网络货运平台怎样在风险管控和收益扩张之间找到平衡( 二 )
此外,据网络货运平台指南所知大多数网络货运平台并没有实现真正的银行托管,运费在网络货运平台沉淀形成了资金池,这就会产生资金池的管理和风险控制的问题。实务中,托运方大多数是中小企业,如果平台的资金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不强,抑或将资金挪用,这极易会让托运方陷入风险,容易引发资金链的风险。
措施:鉴于托运方越来越多意识到,选择货运平台时,优先考虑直接与银行系统对接的网络货运平台,让资金在银行账户体系内封闭流转,更能保障资金安全。建议平台企业应提高认识,不能贪图小利,从战略的角度考量,要及早地实现账户的银行托管。
4
运单合规
网络货运经营者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记录实际承运人、托运人的用户注册信息、身份认证信息、服务信息、交易信息,并保存相关涉税资料,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可用性。据网络货运平台指南所知网络货运平台企业应该对每一笔运单的行车轨迹、卸货点、运行时间等,都要做到有迹可查。每单业务对应的发票都应该能够真实反映订单实时信息,托运企业可以随时通过发票查询到订单信息。实务中,有的网络货运平台存在在线下完成运单,事后再将数据导入到网络货运平台;有的对磅单等信息进行修改、虚构、事后补录以虚假数据来冒充真实运单数据,从而实现多开票的目的;有的通过假造或者用其他轨迹代替的方式来进行轨迹匹配,造成了运货的实际路线、时间、单据与轨迹无法真实不对位。
措施:坚守货运的“五流合一”,确保业务真实、规范线上操作;确保信息真实,行车轨迹有迹可循、资金运行轨迹真实可靠;在运营中坚持多轨迹比对,拒绝补单行为,尤其是对平台数据不能做任何修改,最好采用区块链平台保证数据真实。
5
数据安全
网络货运平台与传统物流企业相比。有一个明显的优势:数据整合与沉淀。从合同签订到运费支付,网络货运业务均在线上进行,从而实现了信息流、商流、物流、资金流、票据流的五流合一。这样的优势,可以推动将业务数据转化为数字资产,成为日后开展供应链金融及后市场服务的基础。现阶段,随着国家、普通民众对数据保护意识的增强,数据资产的应用将越来越规划化。网络货运平台指南建议在合规的前提下探索数据资产的应用,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行业发展的方向。放眼世界,欧盟已经出台了苛刻的数据保护条例,美国也有对数据泄露的判例,虽然国内暂时还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定性,但是网络货运平台企业还是应尽早布局、提前思考:平台中现有的数据中,哪些是可交易的,哪些是客户隐私?经过加工之后处理的数据财产权,到底是归属于数据的生产者,还是原始数据的拥有者?措施:平台企业要通过合法合规的方式进行数据采集,做实信息主体的授权工作,同时也要注意数据脱敏。
— 2—网络货运平台价值回归
(1)承运为本,控货为王面对物流成本涨价的压力,货主只能对承运商的运输成本盲目地进行刚性挤压,而承运商则希望保持合理的利润空间。在缺乏有效决策支持的情形下,货主对承运商硬性压价的空间已非常有限,而扩展新的承运商资源又将承受较高的切换风险。对于网络货运而言,承运是根本,控货才是王道。物流是重服务的B2B业务场景。网络货运除了通过平台聚集优质运力之外,更重要的是构建精益化运营体系,向货主提供专业完善的方案设计,精准报价,现场服务和风险管控;通过技术和体系的双轮驱动,提高效率,节省成本,避免风险,改进管理,达成与货主企业的长期合作,取得控货的主动权。目前的市场状况,运力已经超出了社会所需,货源和运力供需不平衡情况将长期存在,但实际情况是有解决方案的高效运力组织依然是缺乏的,从货主到司机可能转包几层,平台是否能获得总包主要取决于平台的运营在协同效率、资金应用、运输链条可控等能力上的体现,网络货运平台实现运营全链条数据的获取,特别是货主端系统深入对接,高效采集高质量的运营数据,提高智能预测、智能报价、智能设计、智能调度、智能客服、智能风控、智能驾驶的精确度和执行效率,推动物流行业进入更高体验的“泛智能时代”。而这种能力的体现本身就是一种收益的最大化。(2)产业融合,规模拓展物流行业消化成本的方式,通常是往底线竞争,这导致线上化、透明化、智能化很难。近几年,网络货运平台获得政策类推,在发展机遇面前,不少企业开始依靠大数据和技术手段深耕这一领域,许多企业不断在发展中投入应用各种智能硬件,并规范服务流程使其标准化,进而实现了平台从业务到产业的数字化和线上化。从而具有多边资源的网络货运平台在产业融合上会表现的更加有张力,可能会涉及到的金融、车后市场、保险、SAAS服务、车联网、多式联运等产业。网络货运平台需要逐步建立的核心竞争力,横向多元化发展、升级为综合物流解决方案提供商、纵向深耕供应链是物流企业战略转型的三种选择。在非标属性明显、行业仍然分散的物流专线市场,新兴整合型平台正快速涌现,并受到资本市场热议。中国物流市场相比美日等成熟市场仍然具有持续整合的空间,在客户诉求持续提升、竞争压力逐步增加的背景下,企业应深度思考核心竞争能力的持续构建,以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保持领先地位。(3)善用资本,加速布局
推荐阅读
- 网络攻击|乌克兰政府网站遭遇大规模网络攻击
- 网站|外媒:乌克兰政府网站遭到大规模网络攻击
- 新社|乌克兰政府网站遭遇大规模网络攻击
- 迅销集团|新疆回应“山姆下架新疆产品”:劝相关企业不要割自己肉贴美国脸
- 故障|中国电信网络故障频发!多地网友称行程码“数据查询异常”
- 企业|企业微信携1.8亿用户“逼宫”,钉钉慌不?
- 电子商务|西南商报:四川网络交易额首次突破4万亿元 同比增长13%
- 封号|亚马逊新CEO上任,中国电商成重点封号对象,企业半年亏损7.4亿
- 互联网企业|2022,中国互联网何去何从?
- 泄露|松下称黑客在网络攻击中获取了求职者的个人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