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记者观察:开放、求变、未来,探寻迈向数字文明新时代的“乌镇密码”


浙江|记者观察:开放、求变、未来,探寻迈向数字文明新时代的“乌镇密码”
文章插图
9月26日,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开幕。(图片来源:新华社)
大众网·海报新闻采访人员 满倩倩 乌镇报道
迈向数字文明新时代,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1年,全世界的目光再次投向乌镇。迈进第8个年头,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主题愈发明确,认识更为深刻,步履也更加坚定。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大会能够持续召开,切实体现了“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共同担起为人类谋进步的历史责任”,深刻表明了中国致力“让数字文明造福各国人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在这场为期3天半的大会中,每个参与其中的人都能深刻感受到,从未有一种技术力量,像互联网一样,让人类如此紧密相连;从未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让人类命运与共。这场具有时代性、引领性和前瞻性的互联网盛会,让中国的互联网科技成果受到世界瞩目,让数字治理的中国智慧赢得世界点赞。
聚焦前沿,关照现实,有人不禁会问:这样一场关乎“未来”的国际大会为何能够延续8年?又为何选择在浙江乌镇召开?乌镇的魅力在哪?开门办会带来哪些启示?
徜徉在桨声摇橹、小桥连廊的美景之中,透过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这个窗口,大众网·海报新闻采访人员在细微之处,看到了正迎面走来的数字文明新时代。
浙江|记者观察:开放、求变、未来,探寻迈向数字文明新时代的“乌镇密码”
文章插图
9月26日,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开幕。(图片来源:新华社)
开放:在思想交锋中凝聚共识
读懂乌镇,首先要读懂世界互联网大会。
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主题是“迈向数字文明新时代——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梳理往年大会主题,不难发现,总共有3次直接提到了“数字”。例如,2017年是“发展数字经济 促进开放共享”,2018年提出“创造互信共治的数字世界”,2020年则是“数字赋能 共创未来”,而今年,大会主题第一次提到“数字文明”。
从主题之变可以看出,数字经济、数字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数字文明日益成为人类文明新形态。
聚焦这一主题,大会在两天里共设置了整整20场分论坛。这些论坛并不是封闭的、独立的,仅限于国内关起家门来的讨论;而是开放的、共享的,通过线上线下让海内外重要嘉宾、行业领域专家、企业代表、高校媒体等深入对话的平台。
论坛议题中,有聚焦5G、人工智能、数据与算法、下一代互联网等网络技术的新趋势、新应用、新成果,也有针对网络法治、网络谣言、互联网公益、互联网+教育等侧重行业实操层面的探索与解决方法。而这些,都是构建数字文明所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领域。
近2000名嘉宾参与其中,分享新知、碰撞思想,共同探索如何让数字文明造福各国人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开幕式上,联合国副秘书长刘振民表示,持续存在的“数字鸿沟”是国际社会面临的紧迫挑战,各国应携手互助,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首席执行官洪曜庄认为,世界互联网大会这类论坛肩负着重大使命,帮助消除数字鸿沟,为人们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通过合作、协作和创造,才能解决这个行业和世界面临的一些最紧迫的挑战。特斯拉公司首席执行官伊隆·马斯克在主题演讲发言时指出,数据安全是智联网汽车成功的关键,数据保护应该由整个行业共同努力来完成,特斯拉正与监管机构通力合作,寻找数据安全的最佳解决方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