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我并非看空B站,只是觉得它做不到4亿用户( 二 )
·B站Z+世代用户:在一二线城市的规模为0.97亿,在下沉市场的规模为1.07亿。
·B站非Z+世代用户:在一二线城市的规模为1600万,在下沉市场的规模为1700万。
文章插图
备注:计算公式=不同年龄分布占比*B站用户数*不同城市分布占比。
那么,Z+世代用户、非Z+世代用户,接下来的扩张空间如何呢?
我们假设Z+世代人群(10~35岁)的互联网渗透率,和10~40岁人群类似,根据以下测算方式:
Z+世代占总网民比率
=Z+世代网民数量/网民总数
=(Z+网民渗透率*人口总数)/网民总数
≈[(10-40岁网民人数/10-40岁人口数量)*人口总数/网民总数]
计算得出:
·Z+世代网民:在一二线城市的规模为1.62亿,在下沉市场的规模为2.62亿。
·非Z+世代网民:在一二线城市的规模为2.12亿,在下沉市场的规模为3.43亿。
文章插图
由此数据,可推导得知目前B站Z+世代用户的网民渗透率为:一二线城市59.6%,下沉市场40.8%;非Z+世代用户的网民渗透率为:一二线城市7.4%,下沉市场5.1%。
文章插图
结合上面的分析,我们合理假设B站Z+世代未来在一二线城市以及下沉市场的渗透率区间(如下图),发现在当前2.37亿用户的基础上,B站Z+世代用户的增长规模,在渗透率天花板设定下,也难以让B站达到4亿用户。
文章插图
备注:据美国皮尤研究中心2021年调查报告,Youtube30岁以下用户里渗透率达95%。基于此,结合国内互联网渗透率不及美国的现状,以及下沉市场用户,相比一二线用户对B站喜好偏低,我们将B站在一二线Z+世代及下沉Z+世代人群的渗透率天花板合理假设为90%、80%。
若要兑现目标指引,无论如何都需要增长非Z+世代用户。
那么,B站现有的战略与布局,能否兑现这两种用户画像空间的拉新增长呢?
测算结论风险提示:
(1)测算依据第三方数据,可能存在误差:测算多来自Questmobile、天风证券研报等外部平台,可能因统计范围、统计时间问题导致数据存在误差,从而导致测算结论不准确。
(2)测算假设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可能存在误差:2021年当前的人口结构与2019年末(2020年初)或存在差异;Z世代网民渗透率与10岁~40岁网民渗透率或存在差异;假设不同层级的城市不同年龄用户均匀分布,实际情况或并非如此。
按当前牌面,能否打出4亿月活?在《争议中的B站,摸到了天花板》一文中,我们从竞争的角度分析认为,在Z+世代用户下沉市场增长,以及非Z+世代用户破圈上,B站直接的拉新增长(活动、红包大战等)难度颇大。
那么,按上述内容平台的扩张规律,B站接下来的主动拉新,要侧重“通过内容SKU扩充,向目标用户群体渗透”增长模式。
就目前的布局来看,在核心的PUGV内容上,B站一直在进行内容数量丰富度上的突破。在动漫、游戏等之外,不断拓展新的内容分区,以满足更多破圈用户的需求。
在OGV内容上,继去年大肆购买版权,并大踏步进入自制(剧集、综艺)领域后。今年继续在国漫、纪录片、综艺和影视剧等项目深度投入。截止目前恋综《90婚介所》已开播,音综《我的音乐你听吗》也已上线。
文章插图
但需要注意的是,今年以来无论是PUGV,还是OGV内容上的投资扩展始终围绕的仍是年轻人,也就是Z+世代的喜好。
推荐阅读
- 用户|淘宝将实现退货秒退款,每年至少要交88元,亚马逊直接退款不退货
- q4|名创优品发力线上业务,持续提升用户复购与黏性
- 记忆点|如何通过“心智塑造”轻松赢得用户
- 商家|淘宝禁止“好评返现”
- 百叶窗|淘宝上要价900的杜亚电动百叶窗拼多多上就卖600,让我来试试水
- 恕我直言|“恕我直言,应该没人能驾驭的了这件衣服,哈哈哈哈哈太好笑了”
- 搜索引擎|百度起诉人工刷量平台我爱网干扰搜索引擎算法,获赔200万元
- 用户|华为花瓣搜索引擎 Petal 在国内正式上线
- 企业|企业微信携1.8亿用户“逼宫”,钉钉慌不?
- 乱象|微信治理互联网用户账号运营乱象,“南京头条”“高考山东”等遭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