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产业互联网时代,开思如何重构汽后生态,成为“资源要素”?( 二 )


截至目前,开思已打造出两大交易闭环,一个是汽配商到维修厂的B2B,即流通和零售的闭环。另一个是维修厂反向到主机厂和零部件厂家的F2B(F指Factory),维修厂端也会进一步延伸到V(V指Vehicle,即车辆),最终形成V2F(类似C2M)。对于零部件厂家,每年可能有上亿的零部件销量,但却无从获知去向。通过开思可以得到数据,哪个配件装到了什么车型上、数据表现如何,打通了从工厂到车辆的链条,彻底的实现数字化,对生产以及质量的改进都有巨大帮助。目前市场上脱保的路虎、保时捷车辆,有一半以上在开思平台上完成询价,奔驰、宝马也有40%的比例。而新能源汽车的售后,江永兴认为会直接走数据化的授权体系,从诊断、维修、到配件采购等整个服务过程,都实现数字化。目前特斯拉每月在开思平台的询价量已超过3000台,而且还在快速增长。 拥有较完善数字化体系的开思,将成为这些新能源主机厂很好的合作伙伴,用数据帮助他们做好长尾且复杂的服务。
经营“拐点”已至,当下聚焦裂变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2月,开思获得汽后产业投资方的C4轮融资,该投资方为全球零配件巨头。
然而,前述成效仅仅是开思业务布局的阶段性成果,今年9月,随着研发以外的多项财务指标转正,开思开始迎来业务经营的“拐点”。一言以蔽之,在完成前期的基础设施布局后,开思的“节奏”,正转向业务体量的全面起势。
【 互联网|产业互联网时代,开思如何重构汽后生态,成为“资源要素”?】江永兴解释,“早期我们花大量的时间把基础设施的路修通了,网络节点也已建好,接下来会不断在这上面叠加内容。早期我们从高端车配件切入,主要是因为高端车上下游资源更为优质,市场相对规范,比较有利于标准和信用体系的构建,因而更适合数字化导入。在标准建立后,再逐步增加中低端车型。产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不同,在消费互联网的认知里,高端产品必然会带来高利润,但产业互联网的实际情况是,高端车产品远不如中低端车型产品带来的利润高,因为高端车的主机厂和零部件厂家拥有更多主导权,这之后的流通环节利润其实是更低的。”
据江永兴介绍,目前开思高端车和经济车型(包括中、低端)的产品销售占比是7:3,到年底预计将达到6:4甚至5:5。现阶段开思在高端车型居绝对头部,中端车交易GMV月环比增速保持在20%以上。
今年4月,支出拐点到来的同时,开思收入持续增长,Q3整体交易GMV达到19亿元,其中9月超过7亿元。另外,去年4月至今,开思平台月复询率大多保持在85%以上,月复购率大多保持在80%以上。今年9月开始,叠加高毛利的SaaS及广告服务带来的边际效益,预计开思整体收入将有更为显著的增长。
“市场方面,我们希望用一年时间,将SaaS接入15万至20万家维修厂,今年已完成5万家活跃客户,其中9月新增的付费客户有1万多家。”一个月内新增1万多家付费客户,在国内这样的SaaS企业屈指可数。“同时,我们的基调也从增长变成了有效增长,更强调增长的效率和质量。”江永兴表示。
在增长的同时,开思坚守基本边界和原则。江永兴解释,“所有战略,一个是战,一个是略,战是选择了什么,为什么而战?略是不做什么,不选择什么,不选择什么比要选择什么更难,也就是取和舍。”江永兴想得很清楚,提出坚持“三要三不要”原则,三要:阳光采购、货实相符、质保无忧;三不要:不自营、不开(维修)厂、不与合作伙伴争利。能高效、稳定地连接汽后市场产业链的各个角色,也与此不无关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