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社区团购竞逐依然“中场”:补贴穿马甲、热钱在观望( 二 )
从网经社披露的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社区团购市场交易规模达到750亿元,同比增长120.58%,预计2021年将突破千亿大关。可见,在监管新政落地之后,社区团购未见明显降温,只是行业的游戏规则有所改变。
这其中,变化最大的就是“团长模式”的逐渐消失。
二、逐渐取消“团长制”“以前,社区团购平台最爱讲的是得团长者得天下。”
回忆起去年社区团购平台之间的“抢团长大战”,刚刚从一家社区团购平台离职的刘贺(化名)记忆犹新。
他告诉懂懂笔记,前几年通过“扎根”在社区里的团长群体,社区团购平台得以快速发展新用户。但从今年开始,主流的社区团购平台都开始“有意无意”地降低团长的销售佣金,为的是让社区团长“领悟”到平台规则正在调整,“估计是想提醒他们尽早离开,退出平台去另寻出路,现在个人团长可以说是越来越少了。”
简单点儿说,越来越多的社区团购平台正在尝试取消“团长制”,并以社区提货站点、团购驿站作为新的替代物。至于其中原因,刘贺坦言,这与部分社区团购平台压缩经营的成本有关,团长的“消失”有利于平台打低价战。
刘贺解释道,个人团长的佣金比例大概是订单价格的20%,“如果社区用户下单,客单价为50元,个人团长便要从平台上赚走大约10元。”对于薄利的生鲜蔬果商品而言,可谓相当迷幻。
有行业人士给懂懂笔记算了一笔账:以深圳地区为例,优秀团长每月从平台抽走佣金,大约在8000~20000元之间,一个大型的社区往往有2至3位团长。而开一家团购门店,服务2~3个社区,月租大概只需6000~12000元,似乎也更划算。
“但面对目前行业激烈的竞争态势,平台一般都会将从个人团长身上省下的佣金,让利给消费者,表现在团购商品价格上,以便以一个更低的价格,与其它平台竞争。”刘贺分析,背靠巨头的主流社区团购品牌,普遍拥有强大的供应链,加上取消团长制度,商品价格甚至能做到比传统的肉菜市场、大型商超便宜30%左右。
只是,没有了团长之后,仅靠社区驿站是否能招揽足够多的用户下单?
答案是肯定的。刘贺告诉懂懂笔记,由于社区用户规模有限,团长发展一阵之后,往往会遭遇流量瓶颈,即新客增量开始下滑,只能靠原有顾客维系收入。
换句话说,团长只是平台吸收流量、用户的“工具”罢了,但社区流量见顶之后,便会成了平台的拖累。与其“用完即弃”,不如在区域内建立灵活的营销团队,哪家门店开业,就派到哪个社区里去发展新用户,从而实现推广人员的复用。
可见,如今的社区团购平台都在渐渐启动去“团长化”,曾经为平台打天下的团长,也逐渐成为行业发展、规则改变后优先牺牲的炮灰。只是,通过去“团长化”压缩的成本,从而实现极致低价,能否提高平台的竞争壁垒?
三、场内玩家都岌岌可危“我个人认为,起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社区团购行业不可能呈现良性发展。”
2018年中,创业者Derek在广州芳村创立了一家社区团购品牌,立足于华南市场。但疫情发生后,消费者对于社区团购的需求激增的2020年,Derek选择彻底结束项目,退出团购行业。
原因十分简单,在他眼里,站在互联网风口上的社区团购企业,除了供应链之外,几乎没有竞争壁垒。只要舍得花钱、有钱补贴,短时间内大家都能打造出极为完善、强有力的供应链体系,“唯一能打胜仗的只有低价。除此之外,这个行业可以说是别无捷径。”
在他看来,目前大部分社区团购平台所销售的生鲜商品,品质都是参差不齐的。若想要提高产品品质,势必会增加成本,导致终端价格无优势。任何社区团购的企业,都不会选择在品质上下苦功夫。
推荐阅读
- o2o|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供应商,都开始抵制“社区团购”?网友:太套路
- 十荟团|社区团购这条路上,美团、拼多多必有一战?
- 拼多多|社区团购这条路上,美团、拼多多必有一战?
- 中仑|一文读懂社区团购怎么玩?
- 软广|怎样在她社区投放广告?有哪些行业适合?
- 流量|快手拉来美团,为什么先做团购?
- 客户|合景悠活集团与京东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打通社区服务“最后一公里”
- 社区电商|安琪酵母:预计社区电商的崛起,不会对公司主营业务产生不利影响
- 拼多多|一文讲透美团兴盛史(三):社区团购
- 盈利|10元10斤的洗衣液,会打响社区团购盈利第一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