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用户行为数据采集:常见埋点方案优劣势对比及选型建议( 二 )
3. 内容(Item)属性事件的操作实体一般是内容或内容的集合,例如浏览某一页面,或某个商品,在埋点统计时,需要记录页面(page)、区块位置(Block)、元素(item)。
4. 埋点需求怎么提例如,团购App新上线了金刚位,来进行不同业务品类的流量分发。金刚位内容可能不同用户看到的是不一样的,在实际分析时,平台运营侧,偏重于按照位置分析,看哪一个位置的点击效果好,而品类运营则会聚焦于内容哪一个品类的转化更好。埋点需求的关键要素包括:
- 事件名:点击金刚位
- 事件ID:clickjingangwei
- 事件类型:click
- 页面:首页homepage
- 区域:金刚区
- 元素:item位置、item内容
- 平台:微信小程序、APP(android、iOS)、PC
- 应用版本:8.0.1
- 用户属性:城市、设备机型等SDK可以采集的通用属性

文章插图
三、常见的埋点方案对比分析1. 代码埋点代码埋点是最早的埋点方式,根据业务的分析需求,将埋点的采集代码加入到应用端。按照埋点实施方,又分为前端(客户端)埋点和后端(服务端)埋点两种类型。
1)客户端埋点
由前端开发手动定义数据采集时机、内容等将数据采集的代码代码段加入到前端业务代码中,当用户在前端产生对应行为时,触发数据采集代码。
优点:
- 按需埋点,采集数据更全面,几乎可覆盖所有数据采集场景
- 行为数据和业务数据可充分联合分析
- 延迟上报,数据丢失率高(5%-10%)
- 需要客户端发版,用户端更新App
- 埋点开发工作量大
- 埋点流程需要多方协作,容易漏埋、错埋
全面分析用户在客户端的操作行为,对于一些电商交易类的产品,需要把行为和业务数据充分结合分析
2)服务端埋点
由服务端开发将埋点采集代码加入到后端服务请求中,当用户前端操作请求服务端数据时,按照约定规则触发埋点代码
优点
- 按需埋点,采集数据更全面,几乎可覆盖所有数据采集场景
- 行为数据和业务数据可充分联合分析
- 数据采集实时上报,准确性高,丢失率低
- 服务端更新,不需要客户端发版或用户更新版本
- 纯前端操作不触发服务请求的按钮点击无法采集数据
- 埋点开发工作量大
- 埋点流程需要多方协作,容易漏埋、错埋
对于一些非点击、不可见的行为,或者要获取用户身份信息、更多的业务相关的属性信息。如果前后端都可以采集到,优先后端埋点
2. 全埋点全埋点也有称之为无埋点或无痕埋点的,主要是将埋点采集代码封装成标准的SDK,应用端接入后,按照SDK的采集规则自动化地进行数据采集和上报
优点:
- 接入SDK后,可自动采集数据,无需按需开发,节省开发成本
- 页面可见元素均可自动采集,数据更全面
- 埋点流程简单,业务使用埋点系统自助定义事件,新增埋点需求无需业务开发参与
- 动态页面或页面不可见行为数据无法采集
- 和业务强相关的属性信息采集困难
- 数据全部采集,数据存储压力大
业务场景简单,如工具、应用类的产品,或者业务发展初期,产品快速迭代需求比精细化分析优先级更高,只需要分析简单的PV、UV
推荐阅读
- 用户|淘宝将实现退货秒退款,每年至少要交88元,亚马逊直接退款不退货
- q4|名创优品发力线上业务,持续提升用户复购与黏性
- 记忆点|如何通过“心智塑造”轻松赢得用户
- 用户|华为花瓣搜索引擎 Petal 在国内正式上线
- 企业|企业微信携1.8亿用户“逼宫”,钉钉慌不?
- 乱象|微信治理互联网用户账号运营乱象,“南京头条”“高考山东”等遭清理
- 出发票|给经销商提供支持:很多人不知道,经销商才是厂家的第一用户
- 跑路|又一电商平台倒下,老板带着200亿巨款跑路,用户投诉无门!
- 鸿海|「PW热点」华为花瓣搜索引擎Petal Search已经面向国内用户开放
- 微信|企业微信最新数据:活跃用户数量为 1.8 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