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长平之战中如果赵国没有换将,廉颇对白起,最后谁会赢?

廉颇对白起,也是秦国赢,谁对白起,也是秦国赢 。为何?实力使然 。
战争讲究的啥?相信不少人一说一道,战争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与人和”,战争讲究的是战士素养与将领的指挥才华……
说了半天,绕了一圈绕回来,战争讲究的是综合国力 。
赵国|长平之战中如果赵国没有换将,廉颇对白起,最后谁会赢?
文章图片

战争开始之后,廉颇率领赵军正面硬刚秦军,结果战败,于是廉颇转到了被动防御阶段 。而秦军也在前线驻扎,一场消耗战开始了 。
敲黑板:赵国硬碰硬打不过秦军,实力存在差距,于是想通过消耗,让秦国退兵 。可以理解为,赵军开局就是劣势 。
消耗开始之后,两边的士兵就成了一堆造粪的机器 。双方不断地将粮草运到前线,两边的士兵每天就是吃饭,训练,打仗是不可能打仗的 。
长平离赵国近,离秦国远,两年拖下来,赵国竟然受不了了 。国内的耕地得不到有效耕种,赵孝成王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因此想要迫切地结束这场战争 。
于是,他派使臣前去求和,秦昭襄王顺势宣传,给了其他国家一个假象,那便是两国很快恢复和平状态 。那能救赵国的,也只有他们自己了 。
赵国|长平之战中如果赵国没有换将,廉颇对白起,最后谁会赢?
文章图片

赵王迫切想要结束战斗,而秦昭襄王只想取胜
赵王想如何结束,快速与秦国决战 。话再说得明白点,那就是他接受失败,他不愿意再拖下去了,再拖下去赵国的经济就会崩溃 。
秦王则一副势在必得的样子 。按照题中的假设,白起对战廉颇会怎么样?
上文也分析了,赵国不管是从综合国力,再到求生欲上,包括军队实力方面,都不及秦国 。于是,廉颇只有一条路可以选,那就是出击 。
因为事实证明,拖下去必输,而出击则在一开始就证明了,廉颇率领的赵军,连王龁的军队都打不过,你指望他能打得过白起吗?
这也可以看出,为何廉颇誓死不出,逼得赵孝成王不得不换赵括 。廉颇在两条路都证明了,自己打不过秦军,在这种情况下,出去还不是送死?
赵国|长平之战中如果赵国没有换将,廉颇对白起,最后谁会赢?
文章图片

于是赵孝成王不得不让赵括来试试运气,因为赵孝成王只想结束战斗,输赢方面还真就不太在意 。可他低估了秦军,低估了白起 。赵国一败,伤了国本
如果是常规战争,或许秦国不会屠杀赵国士兵,正因为秦军也筋疲力竭了,掌控不了这么多的赵军,而且也没有粮食养着他们了 。
无奈之下只能坑杀 。
这个结果,是双方都想不到的,也是赵孝成王承担不起的 。可历史就是这样,一失足就足以成千古恨 。
【赵国|长平之战中如果赵国没有换将,廉颇对白起,最后谁会赢?】综上可以看出,不管如何,长平之战赵国必败,只不过是败的体面些还是败的狼狈些的区别罢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