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一边亏损一边买买买, "完美日记们"仍困于流量之中( 三 )


“完美日记当初是靠着营销爆红的,但如今流量红利已经逐渐到了尽头,营销成本必然不断增加,而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高额的营销费用最终就会转嫁至消费者。”一位业内人士指出。
渠道优势不再,国货美妆站不稳了?发展势头迅猛的“美丽消费”,在几年的时间里衍生出了从种草到带货的一条产业链。借着国潮风口来袭,完美日记、花西子、橘朵等国货美妆迅速迎风起航,从知名度到销量都超越了不少国际大牌和传统国货。
一些数据证明了这个赛道的火热程度,《国货美妆洞察报告》显示,国货美妆品牌已占据56%的市场份额。《天猫国货美妆进击之路——2021美妆行业趋势洞察报告》,2021年中国美妆市场规模预计将达3644亿元。
新国货崛起,已是不争的事实。但经历一轮爆发式增长的“完美日记们”,也已经开始显露出“透支感”。如果说上半场的较量是得渠道者获胜,那么下半场要比拼的重点一定绕不开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竞争力。
究其原因,新国货美妆的渠道优势正在明显缩小。一方面,尽管因疫情原因,海外代购渠道大受影响,但消费者对国内三亚免税店、日上免税店却报以了极大热情,甚至有部分曾经的海外代购已经转型成为国内免税店代购。
免税店渠道的增加,意味着不出国门就能买到低价的国际大牌美妆,并且不用承担质疑代购商品真假的风险。“这两年三亚特别火,就算自己没空去,周围也隔三差五会有朋友去,一人帮忙带一点,基本就满足了一年的护肤彩妆品需求。”一位消费者对锌刻度说到。
同样降低了大牌产品购买价格的,还有国内专柜。自疫情期间开始,商场秉承着“自救”的心态试水直播带货,直至今日,锌刻度发现不少专柜并未因商场恢复而关闭直播间,反而加大投入力度将线上直播带货发展为第二销售渠道。
“今年开始,我们在商场内设置了一块直播区域,分设不同主题,以满足各大品牌的不同直播需求。”重庆某商场管理人员向锌刻度透露。如此一来,消费者被多方分流,曾经因价格被劝退的消费者也开始实现“大牌自由”。
而将“完美日记们”推上巅峰的直播间,也与这些品牌同样面临着流量疲软的困境。主播“辛巴”曾在直播间称自己一场直播要花费2500万元购买流量,但一小时后观看人数却只有80万元。头部主播为了吸引品牌,不得不保持高流量,因此需要投入大量的流量费用。而流量成本的增加,又转头体现在坑位费、销售分成上,长此以往对品牌方来说也是一笔难以承受的成本。
更重要的是,随着直播带货行业的日趋成熟,消费者对这一购物形式的态度也逐渐冷静,销量与复购率都大不如前。某高端美容仪代理商告诉锌刻度,短视频平台主播帮他带货一次销售额突破了3000万元,但第二天退款额就高达1600万元。
新鲜感褪去,“完美日记们”真正能够留住消费者的方式,仍然需要依赖自身的创新硬实力。但从目前看来,热门的国妆品牌推出的产品类似、宣传方向类似、销售渠道类似,唯独在包装在下功夫,内核却并不足以留住用户。
在流量消逝的内忧外患之下,没有护城河的“完美日记们”看似崛起,但却又没有真正站稳脚跟。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