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dYdX等去中心化衍生品爆发,解析用户体验、未来发展与不足


用户|dYdX等去中心化衍生品爆发,解析用户体验、未来发展与不足
文章插图
免责声明:本文旨在传递更多市场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火星财经官方立场。
小编:记得关注哦
来源:吴说
吴说作者 | 吴卓铖
本期编辑 | Colin Wu
1订单簿 vs. AMM
用户|dYdX等去中心化衍生品爆发,解析用户体验、未来发展与不足
文章插图
上图就是典型的订单簿,CEX 均采用订单簿机制来决定资产公允价格。负责挂单的称为做市商(maker),在市场过剩卖出时买入,在市场过剩买入时卖出,以此提供流动性,一般由专业机构扮演该角色。
但 DEX 采用订单簿机制面临两大缺陷:首先,订单簿遵循“价高者得(以买单为例)、先来后到”的排序规则,但是区块链的排序权力掌握在矿工手上,矿工可以将对自身有利的挂单排在靠前的位置(即抢跑风险);其次,由专业机构负责做市容易导致网络过于中心化,而由散户做市又会导致流动性不足而无法成交。为了交易深度往往只能牺牲去中心化程度,毕竟订单簿机制下 DEX 的交易量是可以挑战 CEX 的。
抢跑风险可以通过减少出块耗时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但这样容易导致分叉,除非由一个中心化节点垄断,但那样又会面临与第二个缺陷相同的问题。因此如果 DEX 采取订单簿机制,为了交易深度恐怕只能牺牲去中心化程度,毕竟其交易量是可以挑战 CEX 的,对于交易所而言交易量是最重要的。事实上,这也是 dYdX 采取的方式,后文会分析到 dYdX 的这一特点。
AMM 又称自动化做市商,通过用户提供流动性(LP)实现自动做市,是目前在 DeFi 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机制,具体原理可参照《读懂以太坊 DeFi 正在崛起的热门品类:自动化做市商》一文。由于不存在挂单,因此 AMM 不需要做市,无论市场流动性如何都能够成交。但伴随而来的同样有两项摩擦成本:滑点与无常损失。滑点问题在 CEX 也存在,但 DEX 更高,无常损失则是 DEX 特有的。除改进自身做市函数外,减小这两项摩擦成本的最佳方式就是用户提供充足的 LP,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总是用锁仓量来衡量一个 DeFi 项目的价值。
然而,由于 LP 的收益来源于交易费用,提供 LP 的资金越多,获得的收益就越少;反之,则滑点越高,交易体验越差。滑点本质上是保护了 LP 的利益而损害交易者的利益;而无常损失则是保护了交易者利益而损害 LP 的利益。二者博弈的结果便是:DEX 的流动性无法达到 CEX 的程度。
综上,订单簿的优势在于交易量,而 AMM 的优势在于去中心化。
2 订单簿龙头—— dYdX
用户|dYdX等去中心化衍生品爆发,解析用户体验、未来发展与不足
文章插图
dYdX 采用订单簿机制,除了市价委托,用户还可以下达限价委托、止损委托等指令,也能查看交易深度图、持仓数、杠杆率、已实现盈亏、未实现盈亏、强平价格等数据,交易体验与 CEX 几无差别。dYdX 的永续交易已搬迁至以太坊的 layer2 Starkware 上,用户只有在资金转入转出时需要向以太坊主网发送证明确认,进行交易时数据无需上链。因此,Gas 费也只有在存款和取款时才需要,这也是 dYdX 交易体验极佳的一大原因。目前,dYdX 上 BTC 和 ETH 最大可至25倍,其他最高10倍。
用户|dYdX等去中心化衍生品爆发,解析用户体验、未来发展与不足
文章插图
8月初,dYdX 开启交易挖矿后日均交易量急剧攀升,一度超过20亿美元。9月初有所回落是因为 epoch0 结束,未来还有 59 个 epoch 可供交易挖矿,持续5年(平均每月一个)。因此交易量会在每个月末飙升,月初回落,但初期整体呈上升趋势,目前占比超过了全市场80%。至于后续交易量,则取决于永续合约市场的自然增长和项目自身的发展状况。由于是采用了订单簿机制,普通用户暂时还无法作为 LP 长期获取收益(虽然项目方同样设置了流动性激励,但必须到达总流动性5%以上才有奖励,更适合专业做市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