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为什么越来越多人在网上聊天时不使用标点符号了?( 三 )


【 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为什么越来越多人在网上聊天时不使用标点符号了?】更重要的是,在缺乏态势符号时,线上符号的种类越多,交际中可能出现的代沟也就越多。
这一点不仅适用于表情包符号,也适用于标点符号。
比如,对一些人而言,多用几个问号、叹号只是在表达情绪的激烈程度,但对另一些人而言,这很可能意味着质疑、警告。
即便是普通的句号,在有的人眼里只是表示一个句子的结束,在另一部分人看来可能就是对方想要结束这段对话;叹号在一些人看来只是语气词,对另一些人来说代表某种压力。
豆瓣一位网友分享自己的标点符号感受。图片来源:豆瓣
尤其是在缺乏声音、表情、动作作为交际的补充时,更容易出现误解。因此,为了降低不必要的沟通成本,不用标点符号反而可能是一种取巧的方式。
三、用还是不用?这是一个问题学者方艳曾在研究中指出,“网络标点符号现状的形成与网络文化特征有着密切联系。”网络文化的包容性,使得人们在互联网这一虚拟空间更容易摆脱种种束缚,以更自由、更随意、更个性的方式表达自我。
这也就意味着,在互联网中,很多不需要遵守既定规则的场合里,人们的表达会更自由。标点符号的省略,也是一种自由和个性的体现。
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为什么越来越多人在网上聊天时不使用标点符号了?
文章插图
李荣浩常常因为不打标点符号而被粉丝吐槽。图片来源:微博@李荣浩
因此,对很多人而言,不使用标点符号只是一种遵循内心感受的方式。更何况,在日常网络社交中,如果严格遵守标点符号使用规范,反而会显得过分正式,给人一种不好接近、不好相处的感觉。
同时,标点符号的用与不用,体现的也是网络文化的包容性。有的人是不想用,也有的人是怕用错,一个想用就用、不想用就不用的社交氛围,符合当下用户的网络消费心态与需求。
但的确不是所有人都支持标点符号的省略。特别是当这么干的人越来越多之后,有不少人开始质疑,省略标点符号会给阅读者带来不便,而且会显得很没有文化。
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为什么越来越多人在网上聊天时不使用标点符号了?
文章插图
知乎关于标点符号省略的提问。图片来源:知乎
反对标点符号省略者大多是从标点符号的作用、阅读者的感受和语文教育几个角度来谈省略标点符号可能带来的一系列危害。
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为什么越来越多人在网上聊天时不使用标点符号了?
文章插图
有人认为标点符号的省略会给他人的理解带来麻烦。图片来源:知乎
郭沫若曾说:“标点好像一个人的五官,不能因为它不是字就看得无足轻重,标点错了意义也就变了。”
需要承认,作为书面文字的有机组成部分,标点符号的规范使用对于人们正确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中心思想和表达情感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标点符号的省略对语言表达和意义传达带来的损害究竟有多大?这是一个真问题。当人们习惯了没有标点符号的文字,书面语言可能也会就此失去节奏和韵律。
另一方面,对还处在学习阶段的青少年来说,如果过早地习惯省略标点符号,很可能会影响其今后的学习和写作,最糟糕的结果就是,等到他们想要写一篇有标点符号的文章时,已经忘记了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规则。从这一角度来看,反对者的担忧也不无道理。
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用还是不用,语言始终处在发展之中,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也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网络语言的发展和变化会影响书面的主流语言发展。
因此,我们也可以合理猜测,网络上标点符号的使用变迁或许最终会对书面标点符号的使用产生一定影响——前提是符合语言规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