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玩梗|在B站,为何精良制作,往往败给整活玩梗?


活玩梗|在B站,为何精良制作,往往败给整活玩梗?
文章插图
文丨音乐先声(ID:nakedmusic),作者丨某文杰,编辑丨范志辉
快速扩圈的小破站站,正在成为吸引年轻用户、争夺流量的兵家必争之地。据财报显示,2021年一季度B站的平均每月活跃用户(MAU)达到了2.233亿,同比增长30%。
音乐区作为B站的重要内容,也取得了许多亮眼的成绩,不仅有着丰富的用户原创内容,平台还亲自下场,自制了《说唱新世代》、毕业歌会等优质的音乐内容。同时,除了像Pink Floyd这个量级的国外知名摇滚乐队,包括三大唱片公司在内的很多音乐公司和机构,也先后已入驻B站。
活玩梗|在B站,为何精良制作,往往败给整活玩梗?
文章插图
但据音乐先声观察,目前大多数音乐公司只是将B站作为一个内容分发的渠道,尚缺乏精细的内容运营,传播效果上也呈现出极度分化的局面:与精心制作的工业行活相比,整活玩梗类的视频往往更能吸引B站用户。
因“忽悠”而走红的Rickroll概览B站各大音乐机构主页下的内容,索尼音乐中国发布的《【官方 MV】Never Gonna Give You Up - Rick Astley》或许是表现最亮眼的一个。截至7月21日,该视频播放量到达了1528万,并被网友封为B站骗人最多的视频。
作为一首发布于1987年的老歌,英国歌手 Rick Astley在MV中跟随着动感的Disco节奏边扭边唱,后来这段魔性的舞蹈被人们称为“Rickroll”。这首歌发布后,迅速在25个国家的音乐榜单登顶,Rick也因此红极一时。
活玩梗|在B站,为何精良制作,往往败给整活玩梗?
文章插图
然而,谁又能料想到,在歌曲发行30多年后的今天,这支MV在中国引发了一场被冠以忽悠之名的“集体行为艺术”。有人称,“在B站任何一条链接皆有可能通向Rickroll”,而在你打开这个视频后,会有大量的弹幕提醒“你被骗了”。
看到这里,很多人可能还是一头雾水。其实Rickroll之所以能在B站走红,是因为有很多网友自发地采用“欺骗”的手段为之引流,吸引路人点击观看这首歌的MV。
这场集体狂欢起源于2007年。当时由于游戏GTA4新发的预告片过于火爆,外网一时间被挤到崩溃,很多玩家都没能如愿看到预告片,此时一位网友发帖宣称他手里有资源,并附上了一条链接,但当激动不已的网友们点开链接后,看到的并非他们期待已久的预告片,而是Rick魔性的唱跳画面。这一幕令被骗的网友们哭笑不得,在那之后很多人开始加入行骗的队伍,效仿这位诈骗鼻祖四处传播Rickroll的链接以捉弄别人。
自此,Rickroll的妖风开始肆虐,B站作为最善于玩梗的视频社区自然也没能幸免。
活玩梗|在B站,为何精良制作,往往败给整活玩梗?
文章插图
冠以虚假的吸睛标题骗点击
活玩梗|在B站,为何精良制作,往往败给整活玩梗?
文章插图
利用人们的逆反心理骗点击
于是,很多网友在逛B站的时候,总会被莫名其妙地通过各种方式被骗到这支MV的页面。这首看似普通的80年代老歌,也因此被贴上了“B站骗人最多的歌”的标签。
奇怪的是,很多人并不因为被骗而感到愤怒,而是经历了一个从被动受骗到愿者上钩的过程:在上当后却又被复古的DISCO曲风和魔性的舞蹈打动,继而反复观看收听,甚至进一步加入狂欢,使得“行骗大军”的声势日益壮大。
活玩梗|在B站,为何精良制作,往往败给整活玩梗?
文章插图
后来,该MV的版权方——索尼音乐集团观察到了这一现象,并且主动出击:在其官方账号下发布的《Never Gonna Give You Up》MV中,故意将中文歌词翻译成生硬搞怪的机翻版本,并将许多B站特有的梗融入字幕。比如,“Never gonna make you cry”这句,就把“cry”翻译成有B站特色的“嘤嘤嘤”哭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