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没有广告的老年版APP,成不了年轻人的港湾
不久前微信创始人张小龙在《微信背后的产品观》一书中,“微信本来不想做PC版,因为觉得做PC版是一种破坏”的言论,引发了网友的大讨论。但事实上早在2011年,微信不做PC版的原因,是要用更加纯净的移动版为在移动互联网浪潮下刚刚触网的用户提供服务。而这其实也点出了一个现象,那就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数字鸿沟正在不断被填平。
文章插图
而随着互联网已经开始向老年人渗透,这类用户也成为了网民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为了保障老龄用户的权益,今年1月工信部开展了为期一年的“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着力解决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在使用互联网等技术时遇到的困难,首批将优先推动8大类115家网站、6大类43个App进行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
时至今日,微信、支付宝、淘宝、滴滴、抖音等主流APP都陆续完成了适老化改造,但依然有部分APP的适老化改造流于形式,存在着各种广告插件,以及诱导下载、付款等诱导式按键。为此,工信部此前也发布了《互联网网站适老化通用设计规范》和《移动互联网应用(APP)适老化通用设计规范》,明确适老版界面、单独的适老版App中严禁出现广告内容及插件,也不能随机出现广告或临时性的广告弹窗。
文章插图
根据CNNIC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12月,被称为“银发族”的60岁以上用户占比为11.2%,绝对数量已达到1.1亿之巨。在移动互联网逐步走向成熟的今天,在“五环外”用户的潜力已经被下沉市场巨头挖掘殆尽、流量红利不再之时,老龄用户俨然成为了新的“流量洼地”。
相比于未成年人,老龄用户作为成年人有着更长的休闲娱乐时间,并且通常还有着退休金等稳定的收入来源,可以说是一类非常理想的用户群体。与此同时,当下许多APP为了尽一切可能占据用户时间,选择将功能复杂化并不断延长操作路径,但这样的界面设计无疑也将导致老龄用户的使用体验变得更糟。
文章插图
再加上由于老龄用户对于新事物的接受和信息收集能力方面的不足,导致了其甚至逐渐成为“互联网陷阱”的受害者。例如在今年央视“3·15”晚会中,就曾曝光“老人手机里的安全陷阱”;而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曾就遭遇过网络受骗的父母画像显示,上过当、受过骗的爸妈的年龄集中分布在55-65岁。
而工信部力推的互联网应用适老化,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展开。但纵观目前各大厂商的APP适老化改造,基本都在遵循类似的策略,即增大字体、移除繁杂冗余功能,以契合老年人视力下降和思维能力放缓的生理特点,并去除广告和各种诱导下载的入口。
文章插图
虽然适老化改造对于互联网巨头而言,是一个花小钱办大事的工程,用较少的成本就能够打造出关注老龄用户权益、肩负社会责任的企业形象,但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这无疑是一笔额外的开支。众所周知,高速迭代是APP的一大特点,如果要保障适老龄版APP与标准版APP的体验一致,就意味着开发团队的工作量会大幅度上升。
【 广告|没有广告的老年版APP,成不了年轻人的港湾】这也就使得部分APP的适老版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广告内容又开始陆续出现。但面对这样一群有极高价值的用户,以商业效益为目标的企业不太可能单纯“为爱发电”,他们同样也需要用广告或其他的方式从这些独立于标准版APP之外的老年版上获得收益。
推荐阅读
- 黑客|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19岁黑客远程破解逾25台特斯拉
- 亚马逊|告别“好评返现”,商家侧的“晒单有礼”还有意义吗
- 上门|快递上门的“蜀道难”
- 猫腻|拼多多的商品这么便宜,都是山寨、假货吗?看完才发现其中猫腻!
- 劳动者|这些工作将实行“职称制”!官方发通知,新的“香饽饽”行业来了
- 斐乐公司|网购平台销售数据可作为确定赔偿数额的依据
- 安全风险|苹果将出席白宫会议讨论开源软件的安全风险问题
- 蚂蚁集团|数字人民币:支付巨头的大考,平台的机会
- 黄莎莎|绿韵碧波庭:女性群体的“中年危机”不应被忽视
- 变现|微信红包封面背后的“怪圈”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