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政务可视化设计经验——图表习惯
编辑导语: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政务方面的业务也在不断的朝着互联网方向靠近,比如政务系统的页面设计,需要有很多表格以及图形化表示,并且设计需要严谨;本文作者分享了关于政务可视化设计经验的图标习惯,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文章插图
页面视觉只是表现层的组成之一。
作为政务可视化的设计师,需要站在用户的角度去面向业务理解数据。数据可视化主要旨在借助于图形化手段,清晰有效地传达与沟通信息,因此合理的表述才是我们的核心;我们听过无数的道理,但真正意义上面向业务理解数据是很多设计师都迈不过去的坎,这就是C端设计师进入B端市场的现象。
通过复盘设计师参与过的项目时,发现仔细研究图表的选择和组成元素的行为,可以有效提升设计师对于业务和数据的渗透。和客户敲定指标内容,其实也就是钻研业务的过程。
凡事有个过程,敲定指标内容往往伴随的都是阵痛。时间久了就能总结自己的方法论和技巧,面对客户的时候也不会生涩,与君同勉。
本章主要讲一下有关制作图表的一些习惯和偏好,希望钻研业务的过程中这些内容能有所帮助。
以下内容收集了Ant对于数据的处理和互联网上成功的案例。自己看的时候感觉比较凌乱,所以重新梳理总结了一遍,加上了自己平时工作中的理解,和大家分享;特别建议刚刚起步的同学去看下G2Plot的系统性介绍,有助于对于基础知识的了解。
一、图表布局可视化的大屏主要是让使用的人快速、准确、清晰地理解数据的意义,即而进行分析趋势、驱动决策。
政务可视化的大屏倾向观赏展示型,针对的对象也是偏向决策者的,重点是描述型的指标结果页面;因此,确定核心指标间的联系和优先级,合理并有层级的进行图表布局,把结论和最重要的指标放在醒目的位置。
我们之前说过获取信息点取决于用户需求,而传播信息点又受传播媒介影响,图表就是这个媒介之一。
文章插图
虽然我们倾向观赏展示型,决定使用数据概览。政务的数据有许多方面,当业务不断下钻时也会经常出现需要数据分析,那么如何合理并且有层级的进行图表布局?
我们总结了一些经验:① 概述第一,突出重点,表达准确;②先具体再趋势,信息粒度从大至小。
- 第一梯队:大指标区域;
- 第二梯队:趋势图(折线图)+排行类图表(条形图);
- 第三梯队:细分类型图表(这个梯队如果数据支持,建议从大到小,一目了然);
- 第四梯队:表格+大量文本;

文章插图
由于汇报的特殊性,又要讲成果又要细分下去讲过程做新意。可能这边讲的有点玄,我打算这么解释——你细想你们的项目是怎么接到,你们的客户过往都是拿PPT汇报的啊!细想怎么接到项目就是在钻研客户的需求,客户为啥想要过程,是因为要背书自己的成果,有理有据。你的可视化大屏就是客户不满意以前的ppt,想要再往上走一步,但是也要保留以前ppt汇报的习惯。
PS:同一信息面中的图表数量5-9(7±2)个,避免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记忆出错。
这四个梯队如此安排,其实是观察客户在使用大屏的习惯而得。层层递进过程中,第一梯队讲重点,第二梯队一眼看出趋势和排名。等到需要展开重点了,再用第三第四梯队诠释,往往这步就是看看而已,优先级最高的还是前面的重点、趋势、排名。
推荐阅读
- 手机银行|漫谈金融产品数据可视化
- 数字人民币|国办:支持在零售交易、生活缴费、政务服务等场景试点使用数字人民币
- 药品监督管理局|提问标题:哪些二类医疗器械免于备
- 政务类|民航局政府网站在第二十届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中获三个奖项
- 柱状图|数据可视化:基础图表的设计要素剖析
- 政务|贵阳高新区开展2021年政务服务大厅网络安全应急演练活动
- 标题党|不要让投诉伤及“深小卫”的积极创新性
- 深圳卫健委|评论|深圳卫健委公号被投诉,“拷问”政务新媒体尺度
- 低俗|钧正平评“深圳卫健委公号被投诉低俗博流量”:对敢创新的政务新媒体不妨多一点宽容
- 王岭|标题低俗博流量?千万级官方公众号被投诉,回应:会适当收缩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