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洋舰|北洋舰队刚成军时实力算“亚洲第一”
【巡洋舰|北洋舰队刚成军时实力算“亚洲第一”】一位历史学博士、经济史研究专家告诉采访人员,在1880年时,清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约7000万两白银,但日常开支巨大 。组建北洋水师时,清廷多方筹措,最终拿出上千万两白银外购船只,实属不易 。
这位专家还介绍,在那个年代,一个普通人的月收入在3两白银左右 。“银子的购买能力在当时是很强的 。平常老百姓买东西,一般是不用银子的,而是用铜钱 。”
如此算来,假如今天普通人的月收入在3000元,1两白银在今天至少相当于1000元钱 。买一艘“定远”舰,花费170万两白银,在今天相当于17亿元 。一艘铁甲舰确实是价值连城 。
第一单蚊子船:共计151万两
第一批4艘购于1875年,船费、运费合计45万两;
第二批4艘购于1878年,船费加运费合计61万两;
第三批3艘购于1879年,船费加运费合计45万两 。
第二单撞击巡洋舰:
超勇、扬威购于1879年,共计65万两 。
第三单铁甲舰:
定远、镇远购于1880年,共计340万两 。
第四单英德两国购4艘巡洋舰:共约340万两
1885年在英国购“致远”“靖远”;
1885年在德国购“经远”“来远”;
此外,清朝1883年还在德国购买了“济远”巡洋舰,花了68万两;
1886年向英国订购“左一”号大型鱼雷艇;
1887年向德国订购“左二”“左三”“右一”“右二”“右三”鱼雷艇 。
专访
大清王朝为何要打造一支北洋舰队?为何是从国外买,而不是自己国家建造?除了军事方面的影响外,这支北洋舰队还有着什么样的意义?
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人员与甲午战争史、近代海军史研究专家陈悦先生进行了对话 。
采访人员:大清王朝为何想到要打造北洋舰队?
陈悦:透过大清朝的购船历程,可发现每一次购船,都跟外患有关系 。购买蚊子船,是因为1874年日本入侵台湾 。购买“扬威”、“超勇”巡洋舰,跟日本并吞琉球有关系 。后来购买“致远”、“靖远”等四艘巡洋舰,又是受中法之战失败的刺激,当时台湾海峡已经失防了 。可以说,大清王朝之所以打造北洋舰队,完全是被逼出来的 。
采访人员:为何大清王朝选择对外购买舰队,而不是自己制造?1866年就建立的福建船政局也具备了一定的造船能力,左宗棠当时就建议自己造船 。
陈悦:首先造军舰需要一点一点摸索,但当时外患迫在眉睫,已经没有那么多时间留给大清王朝了,必须在短时间内压制住威胁 。其次,自己造的船质量不一定好,成本反而会比向外国购船更高 。因为当时国内的工业科技落后,配套产业不齐全 。如果自造,很多零件、甚至船的肋骨都得从国外订购 。当过福建船政大臣的沈葆桢,到死一直在要求清廷向外国购买铁甲船 。这是真正懂船的人,他都支持向国外买船 。
采访人员:当时好像还有像彭玉麟这样出身湘军水师的人,不支持购买铁甲船这样的大船,认为应该自造小轮船,与沿江炮台相辅而行 。
陈悦:这些出身传统水师的人,并不了解现代海军的概念 。他们的意见比较保守,觉得买铁甲船,不如造一些内河钢板炮船 。他们的观点不值一提 。
采访人员:大清王朝在持续地向国外购买军舰,当时日本是什么反应?
陈悦:清朝最先买回来的蚊子船只是防御工具 。等到后来,清朝购买了巡洋舰,对日本也有刺激,日本从智利那买了一艘巡洋舰 。后来,他们又去买“浪速”等更为先进的巡洋舰 。与此同时,清朝继续出击,买回了“定远”、“镇远”铁甲舰,又买回了“致远”、“靖远”等四艘巡洋舰 。这时候清朝对日本的军备竞赛是胜利的 。北洋舰队刚成军时,实力确实算“亚洲第一” 。
推荐阅读
- 新北洋|饿了么已公开智能取餐柜专利申请数144件
- 袁世凯|袁世凯是如何把北洋军变成私人军队呢?仅因为他是练兵的负责人?
- 清末|清末组建的北洋六镇,统制分别是谁,他们的结局如何呢?
- 老照片|沉痛的历史老照片——北洋
- 北洋|北洋三大军阀
- 北洋|甲午速射炮五:北洋规避限购令大买陆用炮,海军速射炮却毫无着落
- 北洋|服为军正,追寻中国近代百年军服变化——北洋时期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北海舰队详细资料大全【多图】
- 北洋政府【图】
- 民国北洋军阀政府简介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历届总统及总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