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少杰|援马团:一场虎头蛇尾的抗日表演( 三 )
另有一篇署名广仁、发表于《时时周报》的《援马团干些什么?》,也对援马团尤其是张少杰的言行进行了质疑 。作者认为,参加援马团的成员,大多是真心抗战的热血青年,但团长却是个投机分子 。大多数成员不主张步行,团长却坚持步行,如果一步一步走到黑龙江去,恐怕要三年的时间,还如何救国?援马团成立后,委任了许多顾问咨议之类的角色,表现出十足的官僚主义色彩 。张少杰在上海、南京,不是今天谒见张发奎,便是明天觐见汪精卫、邹鲁,完全是在积累个人资本 。张少杰四处演讲活动,实行的是“新闻政策”,目的是通过组织援马团出风头和弄一点钱 。因此,严格来讲,团长实际是援马团中的“奸细”,希望团员联合起来纠正团长“这种可耻的行动” 。
张少杰也并未在前线久留 。据其自述,一次行军途中马失前蹄,险些被日军俘虏,幸亏一位张姓的老大娘救护脱险 。不过,这次马失前蹄导致身体伤残,只能离开义勇军,回到南京 。其后,张少杰考入陆军大学,其后又入法国陆军大学深造 。学成后,回国“参加全民抗战” 。不过,既然“身已伤残”不能抗战,为何还可继续从军?被老大娘相救,也颇似演义小说中发生的情节 。至于抗战中的张少杰究竟参加了哪些战役,取得了哪些战绩,至少从新闻上没有看到任何信息 。从这个角度讲,他决非冲锋陷阵的军事长官,应该只是在后方担任参谋之类的角色 。国共内战时,他担任第三十二集团军总司令部参谋长,获少将军衔 。1949年败退台湾,以中将军衔退休,终老于高雄凤山县 。
著名历史学家冯筱才曾在名文《近代中国的“僭民政治”》中认为,20世纪的很多政治行动都充满了表演性,冠冕堂皇背后隐藏着很多不可告人的目的 。张少杰组织援马团,到底是真心抗日还是表演,不太好讲 。至少从各种资料来看,其人的言行,用今天的话讲便是“不靠谱” 。甚至到了晚年,张少杰也留下了许多“不靠谱”的记录 。
1993年,他在台湾黎明文化事业公司出版了一本书,名为《我与邓小平的恩恩怨怨》 。据其自述,他留法时与邓小平是同班好友,因政治立场不同而分道扬镳 。这显然是自吹自擂 。据《申报》显示,张少杰赴法学习航空,出国日期是1925年10月10日,舟车劳顿到达法国至少要一个月 。邓小平在法国勤工俭学兼从事革命,1926年1月便离法转赴莫斯科 。无论时间还是圈子,两人明显缺少交集 。对张少杰这本书,研究者评价极低,认为“全书有着严重的武侠小说色彩,语句描写夸张,情节跌宕起伏 。作者大力宣扬国民党的正统地位,有时颠倒真相,因果混乱 。”
回顾张少杰组织援马团这段鲜为人知的往事,会发现这段评价并不过分 。
推荐阅读
- 江小白|腾讯被群嘲背后不只是一场全民娱乐这么简单
- 阿里云|西安一码通“崩溃”调查:一场系统性失灵的数字政府再思考|钛媒体深度
- 用户|web3到底是什么?只是一场永远醒不来的梦
- ding|阿里内部,一场关于钉钉产品的大讨论
- 用户|来一场用户共创的“革命”吧
- 亚马逊店铺|两年涌入千亿资金,亚马逊店铺收购或只是一场资本游戏|36氪新风向
- 辛普森|相互宝关停,一场在争议里终止的互联网社会实验
- 主播|薇娅"倒下"后,直播电商需要一场行业大反思
- 流量|薇娅“倒下”后,直播电商需要一场行业大反思
- 李佳琦|薇娅“倒下”后,直播电商需要一场行业大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