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叶利钦到普京:俄罗斯寡头的生存之道

【|从叶利钦到普京:俄罗斯寡头的生存之道】普京上台后,连出重拳,将一众寡头元老拍死在沙滩上 。有人说,这是要将寡头“彻底消灭”的节奏 。事实上,俄罗斯的寡头们从未退出历史舞台 。2000年前,俄罗斯尚无一人入围《福布斯》亿万富翁榜单,而到2011年,却激增到101人 。
或许,普京本就无心“残酷斗争,无情打击” 。他要的是一个“驯化”的阶层 。后来的寡头们心领神会,将“听话”奉为生存之本 。
旧寡头 作对必死
1996年3月的一天,叶利钦秘密召见7名金融寡头 。双方达成一项钱权交易:银行家用金元确保叶利钦坐稳总统宝座,叶利钦则承诺事成后维护其经济利益 。
金元效应立竿见影,原本处于劣势的叶利钦在第二轮选举中击败风头正劲的俄共领导人久加诺夫 。从此,俄罗斯出现一个新的政治词汇:七寡头 。
在叶利钦的就职仪式上,“七寡头”一字排开,留下了一个经典的历史画面 。他们的集体亮相,宣告“寡头时代”走向巅峰 。
这7个人是:联合银行总裁别列佐夫斯基、大桥银行总裁古辛斯基、国际商业银行总裁维诺格拉多夫、首都储蓄银行总裁斯摩棱斯基、阿尔法银行总裁弗里德曼、梅纳捷普银行总裁霍多尔科夫斯基、俄罗斯信贷商业银行总裁马尔金 。
叶利钦没有食言 。很快,“七寡头”便得到超值回报,个个赚得盆满钵满 。最厉害的时候,他们控制了国家50%的经济命脉,在政坛翻云覆雨 。别列佐夫斯基曾放出狂言:“只要我愿意,我可以让一只猴子来当总统 。”
然而,好景不长 。1999年12月31日,叶利钦辞职,任命普京为代总统 。从此,寡头们的好日子陡现拐点 。普京一上台,便要“杯酒释兵权” 。他对寡头们约法三章:赚钱可以,但别碰政治 。对于这一警告,有人愤怒,有人不屑,有人谨慎,由此走上不同归途 。
别列佐夫斯基是愤怒的那一个 。说起来,他对普京有恩 。普京是叶利钦的钦定接班人,此前名不见经传,别氏自视为“托孤大臣”,有责任扶其一程 。他专门组建一个政党,唯一纲领就是支持“幼主” 。在1999年12月的杜马选举中,他发动旗下媒体,狠批普京的对手,力保普京的统一党遥遥领先 。
别列佐夫斯基没想到,自己养了一只“白眼狼”,居然敢跟“恩人”叫板 。于是,他掉转矛头,借2000年8月12日“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爆炸事件对普京发起猛烈攻击 。没过两个月,他便因“洗钱、藏匿外汇收入和怂恿金融诈骗”三项指控遭通缉 。当时,正在法国的别氏逃往英国寻求政治避难,从此再不曾回过祖国 。
流亡英国后,他的身份成了“普京的头号敌人” 。他竭力将伦敦打造成反普京的海外基地,出资在俄境内组建反普京政党“自由俄罗斯”,在2004年总统大选中砸金力挺前杜马主席挑战普京;在乌克兰、白俄罗斯等俄罗斯邻国“搅浑水”……他毫不讳言,流亡的十多年里,他的唯一政治目标就是扳倒普京,甚至宣布要悬赏捉拿普京 。
可是,这位数学博士终究没有算过对手 。眼瞅着普京风光地当了三届总统,别列佐夫斯基的处境却越来越不妙,连续几起官司让他元气大伤,最后竟窘迫到向人开口借5000美元买机票的地步 。
2013年3月23日,他被发现在伦敦寓所的浴室里离奇死亡 。有人说是自杀,有人说是谋杀 。死前一天,一向深居简出的他突然接受美国《财富》杂志采访,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我低估了俄罗斯的实力,也大大高估了西方国家 。”
和别氏一样沦落他乡的还有传媒大亨古辛斯基 。他在2000年的大选中站错了队,借媒体丑化普京在车臣围剿非法武装,从而成为第一拨被收拾的对象 。他被迫卖掉媒体帝国的股份,并一度被国际刑警组织通缉 。最终,他落脚以色列,成为一只被拔了毛的“鹅”(其外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