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叶利钦到普京:俄罗斯寡头的生存之道( 二 )


“石油沙皇”霍多尔科夫斯基则是不屑的那位 。他40岁就成为俄罗斯首富,根本没把普京放在眼里 。虽有别氏和古辛斯基的前车之鉴,但他毫无收敛,公开资助反对派,扬言要改变俄制度,甚至自封总理,很是张狂 。终于,轮到他了 。2005年,他因窃取国家财产、欺诈、偷税等罪名获刑8年,后又因洗钱等罪名被追加刑期 。
监狱里的日子不好过,据说菜单从1930年以来就没变过,冬天别想吃到黄瓜和土豆 。被关押两年后,他才获得一次与妻子相聚3天的机会 。平时,除了擦地板、扫地外,他还要学着缝手套 。
2013年12月20日,霍氏突然被特赦 。他随即飞往德国,不久获得瑞士永久居留权 。在临行前的采访人员招待会上,他示不会资助反对派,也无意夺回被剥夺的一切 。
全盛时,霍氏个人净资产曾达150亿美元,而在获释当日,他拿到的当月工资仅合人民币250元 。
“七寡头”中的其他成员也纷纷折翼 。斯摩棱斯基、维诺格拉多夫、马尔金都在1998年的金融危机中遭受重创,之后又都因各种罪名遭检察机关起诉,每个人都被整得气喘吁吁 。维诺格拉多夫破产后一贫如洗,全家搬进租来的两居室,2008年郁郁而终 。斯摩棱斯基弃商从文,写起了小说 。马尔金则丢掉了上院议员的“金饭碗”,在莫斯科开了一家名叫“地狱花园”的赌场 。据说,“地狱厅”墙上的罪人头像酷似各位著名寡头 。
唯一善终的是弗里德曼 。当年,他在“七寡头”中资历最浅、名气最小,普京上台时还羽翼未丰,所以行为谨慎,做生意还算老实 。他一贯与政府关系良好,跟政界要员私交甚笃 。2012年,他的个人资产达到134亿美元,全俄排名第六 。
其实,在上世纪90年代那个私有化的“乱世”中一夜暴富的寡头们,哪一个手上不沾了点罪恶?几番较量之后,寡头们已经深谙一个道理:绝不能和国家作对 。而在今天的俄罗斯,从某种意义上讲,普京的意志,就是国家的意志 。
新寡头 合作生财
旧寡头的倒下,并没有阻止新寡头的崛起 。2008年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的全球富豪榜上,俄罗斯以87名亿万富豪超过德国成为世界亿万富翁第二多的国家,莫斯科市则以拥有74名亿万富豪成为世界上亿万富翁最多的城市 。
这些寡头中,既有上一波清算中的幸存者,也有新一代弄潮儿,但无论哪一类,都恪守一条生存准则:向克里姆林宫示弱 。他们以一种谦卑的合作姿态,与权力机构和平共处,共同统治俄罗斯的经济 。
卢克石油公司董事长阿列克佩洛夫堪称熟谙此道的“生存大师”,“低调”、“忠诚”、“爱国”是他的标签 。他从不佩戴贵重名表,衬衫也没有黄金袖扣,出行没有私属专机,也没有乌泱泱的保镖 。他的办公室布置简单,墙上挂着一个双头鹰饰物,书桌上唯一的照片是普京的一张黑白肖像 。他说:“政治离我很近,但我没有个人野心 。我接近政治的唯一任务就是帮助国家和公司 。我与普京关系并不密切,但我非常尊敬他 。”
阿布拉莫维奇恐怕是“普京时代”寡头中最著名的一位 。他与别氏2012年的那场“世纪诉讼”被称为“新寡头对旧寡头的完胜” 。1995年,这对昔日“黄金搭档”联手以8%的市场价收购西伯利亚石油公司,之后又将俄罗斯铝业公司收入囊中 。流亡英国后,别氏手头日益拮据,于是起诉阿布,称自己因遭威胁而贱卖了两家公司的股权,损失分别超过50亿美元和5.64亿美元 。阿布则矢口否认别氏曾经拥有公司股权,他从来都只是作为一个“中间人”领取自己的佣金 。
最终,法庭支持了阿布 。可怜的别氏不仅没有讨回赔偿金,反而又赔上了1亿美元诉讼费,这几乎成为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听到判决后,他不停地摇头,说:“我感觉,好像是普京亲自下了判决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