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陈云发:冯道的避祸之道及其代价
【契丹|陈云发:冯道的避祸之道及其代价】旧时代的官僚 , 必须熟谙明规则、潜规则 , 最高境界恐怕就数五代时冯道的“五无”、“三胡涂”:无气节、无主见、无立场、无原则、无态度;既真胡涂 , 又不胡涂 , 还会装胡涂 。他曾经为五朝八姓十一帝执掌权力中枢 。对于冯道的评价 , 历来贬多褒少 。
冯道 , 字可道 , 生于唐僖宗中和二年(882) , 逝于后周世宗显德元年(954) , 瀛州景城人 。他在世时直到北宋初 , 被官民视为“完人” , 其享年七十三岁亦被认为与孔子同寿的荣耀 。因在五代时“代代红” , 后世史家对他有很多非议 。宋薛居正撰《旧五代史·冯道传》 , 批评其“然事四朝 , 相六帝 , 可得为忠乎!夫一女二夫 , 人之不幸 , 况于再三哉!”北宋欧阳修在《新五代史·冯道传》前专门撰文大讲“礼义廉耻 , 国之四维;四维不张 , 国乃灭亡” , 称他读冯道《长乐老自叙》 , “见其自述认为荣 , 其可谓无廉耻者矣 , 则天下国家可从而知也” 。北宋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一评述冯道之死时也斥他“大节已亏” , “为臣不忠 , 虽复材智之多 , 治行之优 , 不足贵矣” 。当代史家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斥冯道是五代时文官中丑恶的代表 , “是这个时期的特产 , 是官僚的最高典型” , 是官僚中最无可救药者 , “哀莫大于心死 , 冯道就是心死透了的人” 。
冯道原先是位普通书生 , 祖上种田务农 。他的官僚素质是逐渐炼成的 。他虽有圆滑一面 , 但亦有敢言一面 , 尤其在进入体制之初 , 冯道还不失书生本色 , 在上司面前敢于发表不同意见 。唐哀帝李柷天祐年间(904-907) , 冯道曾被幽州节度使刘守光首次收录为掾吏(秘书) , 刘乘唐室喑弱 , 想扩大势力攻占中山国 , 召开军事会议商讨出兵部署 。冯道出来反对 , 刘守光就将冯道逮捕下狱 。这是冯道唯一的一次因言获罪 。这次下狱 , 冯道差点丢了性命 , 从此他开始了如何适应官场体制的“炼狱”生涯 。刘守光被太原李克用攻灭 , 赋闲的冯道到了太原 , 晋王监军使张承业录用他为本院巡官 , 又推荐冯道为晋王(即后唐庄宗)李存勖府中从事、掌书记(秘书处负责人) 。李存勖势力渐强 , 正做着灭后梁的准备 , 文书工作极为繁重 , 冯道的才干充分得到了发挥 。公元923年 , 李存勖在邺城称帝 , 冯道被任为省(部)郎、翰林学士 , 赐紫衣 。灭后梁后 , 冯道又升为中书舍人、户部侍郎 , 正式成为体制内中枢人物 。
冯道长踞三公及相位 , 但在当时并不树敌 。首先 , 他在官场上善于保存自己 , 对政治立场和道德是非采取了不争论、不分辨、不为旧主尽忠死节、不谴责改朝换代的权力者的态度 , 而是积极、恭顺地侍奉新朝新帝 。唐明宗李嗣源发动兵变夺了皇位 , 他一入洛阳就问近臣:先帝时的郎中冯道现在哪里?这个人我是知道的 , 是个当宰相的材料 。冯道则对李嗣源的兵变不说一句批评的话 , 安然入阁为相 。公元936年 , 石敬瑭发动兵变攻破洛阳 , 唐末帝李从珂自焚 。冯道对后唐灭亡不置一言 , 石敬瑭亦仍让他当宰相 , 还派他出使契丹国 , 说:这么重大的使命 , 只有您最合适 。石敬瑭让他不必深入契丹朝堂 。他反而对石敬瑭说:陛下受北朝(契丹)恩 , 臣受陛下恩 , 有什么不可以呢?虽然这是为了与皇帝石敬瑭在政治上“保持一致” , 但冯道心底里并不反感契丹却也是不争的事实 。
推荐阅读
- 黑客|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19岁黑客远程破解逾25台特斯拉
- 朋友圈|微信又更新!朋友圈这种图不能发了?
- 低俗词汇|B站发布“低俗词汇谐音梗”治理公告,多次违规将被封号
- 奥瑞金:预制菜系列产品研发及其包装业务已推出首批产品
- 猫腻|拼多多的商品这么便宜,都是山寨、假货吗?看完才发现其中猫腻!
- 劳动者|这些工作将实行“职称制”!官方发通知,新的“香饽饽”行业来了
- q4|名创优品发力线上业务,持续提升用户复购与黏性
- 知识店铺|百度文库:知识店铺开店量突破50万家,发布亿元优质内容激励计划
- 平台|抖音发布首份安全透明度报告 推动平台治理公开化
- 火狐|火狐回应 Firefox 无法访问网页:服务器更新触发 bug,现已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