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合作所训练抗日“暗战”特工实情

【|中美合作所训练抗日“暗战”特工实情】联手组建
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国参战,美军拟自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登陆反攻,需了解相关气象及水文资料,并搜集日军在中国大陆东南沿海军事动态 。美海军军令部密令曾随舰驻扎中国大陆且了解中国事务的梅乐斯上校与国府商议合作事宜,中方指派戴笠接待,梅乐斯对军统局组织规模、工作效率,以及戴笠领导当时举世最大情报组织之统御能力印象深刻 。两国领导阶层采纳建议,同意展开合作,遂于1943年4月1日由国府外交部长宋子文及美国海军部长诺克斯代表双方领袖签署协议,并于7 月1 日由美国海军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事调查统计局共同组成中美所 。
中美所任务包含执行情搜、气象、电侦、心战、游击、运输、秘密行动与通讯等任务,并开办特警、摄影、医疗与外语等训练班队22个,提供先进美军装备技术 。以游击训练为例,初期训员以保送各部队优秀人员为主,训期约两至四个月,后期则以整营、整连入班受训;训练地点以别动军、“忠义救国军”及铁道破坏队的驻地附近为主,前后共计训练中方作战部队4.9万余人、工作干部1300多人 。
军统局代局长戴笠兼任该所主任,美国海军梅乐斯上校担任副主任,郑介民、李崇诗及贝乐利(美方)上校三人任参谋长,潘其武及史密斯(美方)两人担任主任秘书;总部设于四川重庆磁器口杨家山军统局郊外办事处(美方称Happy Valley) 。
美战略情报局(OSS,中情局前身)为推动战时在华情报工作,曾任命梅乐斯将军兼任该局驻远东总代表 。
中美所协议上明定当时中美双方情报交换,有关美方送交中方之情报必须经过战略情报局局长审认后方能进行 。该局局长邓诺文将军曾于1943年12月赴重庆会晤戴先生,请中方同意该局在中国大陆其他地区开展地下工作,戴先生表达中方立场,要求该局在华干员仅能在中美所节制下作业 。尽管秘密人员情报合作未能顺利推动,双方仍合作搜研日军战略情报,以及遂行瓦解日军战斗意志的秘密心战作业,并在重庆成立中美情报训练班 。
1946年3月17日,戴笠因所乘飞机失事身亡,军统局局长遗缺由郑介民接替 。中美双方由潘其武、李崇诗和贝乐利等在上海会商,草拟“中美特种技术合作结束协定”,嗣后正式结束中美所任务 。
磨炼新兵
在美国人梅乐斯看来,中美合作所的核心是他来华训练游击队 。
梅乐斯在自己的日记里记得清清楚楚——“在中美合作所存在的三年里,共有2500个美国人轮流去中国服役,他们大多数是海军” 。但是梅乐斯不仅仅把他们当作军人,更希望是中美合作团队的教练,他写道:“我的主要任务是训练中国游击队,与日本人作战 。”
中美合作所展开前所未有的大训练 。绝大多数的官兵被分配到重庆城外的总部,或到遍布中国各地的14个分所去,他们把类似童子军战地训练的计划与谋杀、破坏和小组作战的教程结合使用 。
在战争最紧张的后三年,虽然梅乐斯只让26794名学生正式从中美合作所训练营毕业,但其训练基地却为戴笠培训了4万至5万名战斗员 。
战争结束后,中美合作所的游击部队包括97000名中国人员和3000名美国人员 。梅乐斯无愧地写道:“这支强大的力量消灭了七万个日本人 。”
美国情报单位提供的数据令人震惊,梅乐斯在日记中自嘲说:“我们相信,当他们中一些人得知自己在中美合作所鼎盛时期,曾经参与训练国民党政权最‘恐怖的,专门以绑架、酷刑和杀害等手段’从事迫害整个‘国统区’里的进步分子的秘密警察组织的时候,他们想必十分震惊,或者无法相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