亩产万斤|龚锦文:我参与水稻亩产30万斤“实践”( 二 )


结果,前后只有十多天,高产卫星田的禾苗全部上了西天 。亩产30万斤大卫星上天的宏伟计划宣告彻底破产 。此举,不但耗费了大量劳力、物力,还使20亩本已生机勃勃的晚稻,因拔苗移作高产试验而颗粒无收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西地方志通讯》曾载文披露:环江县的亩产十三万斤大卫星,也只不过是把几十亩已近成熟的早稻连根拔起搬拢到一丘田,收割后把所得谷子一再重复过秤上账,凑足十三万斤产量的数字游戏而已 。上世纪90年代编修的《环江县志》,设专门篇章详记此事,既详述操作过程,还细列前因和后果 。对此,《广西地方志通讯》曾载另一专文,评说《环江县志》此一篇章的特设,表面上似给环江县抹了黑,实则是为后人留下了一份十分有益的精神财富 。■
(作者为广西昭平县人民政府原巡视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