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斯大林的突然去世对毛泽东来说是个打击

斯大林的突然去世对毛泽东不可谓不是个打击,当时中朝和美方正在停战问题上艰难地对峙,苏联的态度至关重要 。
天安门挂遗像 周恩来吊唁
苏联宣布全国默哀八天,所有部门、司局、工厂停止工作 。退役军官都穿上了原来的军服,仿佛如临大敌重回卫国战争时期 。斯大林躺在工会大厦的圆柱大厅,几公里长的队伍蜿蜒在莫斯科的大街小巷,人们向普希金大街缓缓移动,军队和卡车勉强维持着秩序 。
美国方面把斯大林逝世看作难得的机遇 。经过一个多月的深入讨论和反复修改,美国政府敲定了心理战略计划,利用美国之音、自由欧洲电台等工具对苏联、东欧等国进行宣传战 。艾森豪威尔发表演说,声称“一个时代已随约瑟夫·斯大林的逝世而结束”,美国准备与所有诚心致力于和平的国家一起为和平而努力 。他反问“苏联准备做什么?”1953年6月1日,捷克斯洛伐克发生反对货币改革的骚动,自由欧洲电台立即强调,斯大林逝世后苏联政权虚弱,鼓励捷克军队忠于人民而不是布拉格政府 。
万里之外的中国,自3月7日至9日,全国下半旗致哀;全国各工矿、企业、部队、机关、学校及人民团体一律停止宴会、娱乐活动 。
斯大林的突然去世对毛泽东不可谓不是个打击,当时中朝和美方正在停战问题上艰难地对峙,苏联的态度至关重要 。1952年8月,美国同意遣返战俘8.3万人,其中朝鲜战俘7.6万,中国战俘只有6400人,不到中国总战俘数的三分之一 。金日成有意让步,中方坚持要美方遣返全部战俘 。斯大林给予了中方支持,明确讲:“对美国必须强硬 。中国同志必须了解,如果美国不输掉这场战争,那么中国永远也收复不了台湾 。”斯大林刚逝世,苏联政府致信毛泽东和金日成,提出:从中、朝、苏三国利益出发,应当在停止战争方面表现出一种“主动精神” 。最终中国只得到7110名战俘,1.4万名志愿军战俘被“拒绝遣返” 。毛泽东和彭德怀都感到非常遗憾,他们认为如果再打一段时间,可以争取在更有利的条件下结束这场战争 。美国陆军上将克拉克承认,到1953年7月的时候,“志愿军已经极大地改善了它的后勤、空防和火力状况” 。
1953年3月7日早上,周恩来率吊唁团离开北京,随团有李富春、郭沫若、张闻天、罗瑞卿等 。中午飞机经停乌兰巴托,蒙古总理泽登巴尔等高级官员登机一同前往莫斯科 。经过几次转机,两国代表团于3月8日下午抵达莫斯科,米高扬接机 。当天晚八点,中国代表团到工会大厦瞻仰遗体,敬礼完毕后被引导到休息室休息,然后开始轮流守灵 。郭沫若在1953年1月曾与宋庆龄共同受到斯大林接见,告别时与斯大林握了手 。他在回忆文章中写道:“穿着大元帅服的斯大林的遗体静静地仰卧着,闭着眼睛 。遗容是那么的肃穆、和蔼,仿佛还在呼吸 。平放在腿上的两手,也仿佛还有脉搏在皮下跳动??我是最后握了他的温暖的手的一个中国人,但仅仅相隔五十来天,依然还在我手上的斯大林的温暖谁能相信不依然还在斯大林的手上呢?”
3月9日,莫斯科还在冬天,飘着零星雪片 。周恩来八点钟先到工会大厦护灵,中国代表团其他人在九点钟到红场参加葬仪 。在纪实录像上可以看到,周恩来走在送葬队伍的前列,与贝利亚、马林科夫和赫鲁晓夫并排 。
北京天安门广场也举行了隆重的追思大会,60万北京市民参加 。天安门城楼上原本悬挂毛泽东照片的位置,挂上了斯大林巨幅遗像,毛泽东向遗像献花圈,朱德致悼词 。全国县以上行政地区设灵堂挂遗像,同期举行追悼会 。
葬礼当天,莫斯科全城人涌向工会大厦,局面失控,很多人被踩死,也有的被挤晕,得不到救治最终死去,因为救护车在国丧期间停止了工作 。俄罗斯历史学家爱德华·拉津斯基写道:“不流血,斯大林是不会走的 。于是那些被挤死、被踩死的人们加入了数百万被他害死的人的行列 。”哭声惊天动地,通过无线电传播向天空,几千名来自斯大林故乡格鲁吉亚的专业哭灵女人,身穿丧服走在追悼队伍后面嚎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