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会战|日军占领武汉前曾列出一串古建保护名单
日军提出“以供将来利用的”建筑物共21处,包括:汉口的元照寺、古德寺;汉阳的晴川阁、伯牙台、归元寺、文厂、商业学校;武昌的武汉大学、武昌图书馆、武汉大学图书馆、长春观、抱冰堂……
文章图片
武汉陷落后,日军第6师团佐野支队士兵戒备着汉口街头的中国难民 。江汉大学武汉抗战研究中心供图
从1938年6月到10月,中日两国军队围绕武汉进行的武汉大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双方投入兵力最多、战线最长、时间最久、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也是中国军队歼灭日军人数最多的一次战役 。
今年恰逢武汉会战爆发75周年 。采访人员近日获悉,江汉大学武汉抗战研究中心组织一批中日学者,利用三年时间收集和编译日本方面关于武汉会战的史料,最近推出了《武汉会战日方资料丛编》(4卷6册)前四册,分别是:《武汉会战资料汇编》《武汉会战报道汇编(1938年6-7月)》《武汉会战报道汇编(1938年8-9月)》《武汉会战报道汇编(1938年10月)》,共计112万字 。
闻名遐迩的中山舰于武汉会战期间壮烈殉国,这在日方史料中同样有所记载(见丛书第二册) 。书中首次公开披露的日本海军第十五航空队飞行队长松元真实少佐撰写的战斗报告即是这方面的珍贵史料,其中1938年10月24、25日部分详细记录了炸沉中山舰的经过 。
通过这些日本当时出版的历史写真图片和战后部分研究著作所披露的图片,读者能更直观地看到日军在武汉会战中的表现和罪行 。
■专家解读
邓正兵(《武汉会战日方资料丛编》副主编、江汉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授)
日本新闻界2000人全面报道“武汉会战”
据邓正兵教授介绍,中国学界目前对武汉会战的研究较为薄弱 。而实际上日本方面对于这次被其通称为“武汉攻略”或“汉口攻略”的大会战,在当时即有大量的报道和记载,战后又整理了大量的战史及回忆类文章,也有不少的学术研究成果 。而今这套丛书的出版终于填补了国内这方面研究领域的空白 。
他还提到,丛书内容带有浓厚的日方感情色彩,比如对日军作战力的吹嘘和对中国军队的鄙视污蔑等 。译著者对此有提醒及批判注释,供读者参考 。
《朝日新闻》派三架最先进的飞机“参战”
武汉会战期间,日军非常重视战争宣传,且在这方面投入很大 。据史料称,当时日本新闻界大概有2000人参加“武汉攻略”的报道,而《朝日新闻》堪称人数最多、阵容最强大 。
《朝日新闻》不仅派出了400多名采访人员、摄影师、电影班、航空部员、无线电技师、传书鸽子班、后勤联络员等,还不惜血本派出三架在当时来说是最先进的螺旋桨飞机,将战况、日军的战斗场面乃至武汉市内的情形等拍成胶卷加以接力传递 。
1938年8月13日,应日本内阁情报部之邀,菊池宽、久米正雄、佐藤春夫、林芙美子等22位作家组成了“笔部队”(也即军方宣传队),分为陆军班和海军班赴汉采访参观,回日后在各大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
这些新闻和纪实作品,当然站在日本的立场吹嘘日军的“战绩”和“武功”,为侵略战争披上合法外衣,但是从中我们也能看到中国军民的顽强奋战,看到日本受到的沉重打击 。有些文章是随军采访人员在战争现场通过望远镜直接看到的战场情景的描述,因而颇为生动直观 。
日军曾列出古建筑保护名单
日军占领武汉之前,曾颁布了一系列命令,提醒攻入武汉后应注意的事项,如“禁止不法行为”、“保护外侨权益”、“保护建筑物”等等,其目的显然是为了实现对武汉的长久统治,变之为其侵华的大本营,而非日军仁义 。实际上,日军也没有遵守那些规定和命令 。
推荐阅读
- 新地标|武汉数字产业新地标“春笋”
- 武汉|武汉这些地方可上门回收家电,不收上门费
- 施工图|武汉中设数字城市档案馆取得施工图许可
- 挑战赛|人才第一!vivo千镜杯网络安全攻防挑战赛在武汉落下帷幕
- 职业|武汉星起航:直播电商的职业规划持续扩大
- 门店|武汉Zara门店集体关闭 还有这些大牌也关店了
- 新电商|重塑湖北大闸蟹江湖地位,武汉“家乡好蟹”爬上新电商开拓新通路
- 网签|今日大武汉|①你的快递在“洗澡”②票选50个路口改造成果③购房网签流程更新
- 武汉轻工大学|专注小众赛道 “小而美”企业不愁订单
- 詹松|早安武汉︱凌晨,382个品牌销售额破亿!热搜又被它刷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