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关系|近代中日交涉为何日本总能达到预期目的( 三 )
1915年,日本为了让中国政府确认其继承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利用袁世凯的帝制野心,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此时的中国,内政分裂,根本无法寻求共识,无法凝聚共同抵抗的力量 。
经过十几年的混乱、重组,蒋介石在1928年大致统一了关内 。然而就在这个时间点,日本策划皇姑屯事件,炸死张作霖 。其目的众说纷纭,但从大历史观察,对中国的影响非常清晰,日本帝国侵略扩张阻碍中国统一和现代化进程,此后几十年都可以在这个重大事变中寻找到影子 。
【中日关系|近代中日交涉为何日本总能达到预期目的】回望百年中日交涉史,日本总是能巧妙利用时间点实现自己的目标 。这些时间点或是中国发展关键期,或是中国困难时,或是中国格外重视的节点 。在外交上,中国在坦荡荡的同时,尤其要知己知彼,识破对方的“小计”,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日本是中国无法搬走的邻居,中日必须友好 。中日之间只有重建正常国家关系,亚洲和平与稳定方才可期 。
推荐阅读
- 日军|1939年,八路军命中日军指挥所,数天后全国贺电飞向杨成武司令部
- 日本_历史|中国近代为何总被日本欺负?一日本人道出玄机:全学的中国这本书
- 湖南|古代毫无存在感的湖南,为何到近代突然崛起?
- 中日甲午战争|甲午战争被俘虏并被带到日本的清军将士后来如何了?
- 近代中国|近代中国第一位享受国葬的人,一生干了两件大事,名字家喻户晓
- 清朝|中国近代落后挨打,清朝该负多大比例的责任?说八成都算少的
- 微信公众号|吉大中日联谊医院:电子票据全面上线
- 安庆|安庆发现一块辛亥石碑 再现历史文化名城近代风云
- 抗战胜利|抗战胜利3年后,中日再次爆发刺刀血战:打死最后一个日本将军
- 北洋|服为军正,追寻中国近代百年军服变化——北洋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