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吃人|历史上出现“人吃人”不能只归罪于灾荒( 五 )


由于历史文献的疏漏、不确定 , 历史地理的研究者如果不注意研究的科学性的话 , 很容易会得出错误的、模糊的、片面的结论 , 对现实会产生一种误导 。以前的史料一方面非常丰富 , 但是另一方面多数史料都不是具有专业知识的人记录的 , 而且中国的史料有一个先天的不足 , 以前的学者文人写惯了程度的表述 , 甚至是夸大性的描述 , 而缺少精确的量化 。
我们看到历史文献上讲灾害很大 , “人相食” , 人吃人了 , 但是不大讲灾害到底有多大 。比如说大旱 , 那你给我讲清楚哪一天到哪一天不下雨 , 可只写了“大旱 , 人相食” 。这个人吃人很复杂的 , 有些地方的官救济工作做得比较好 , 尽管灾很大 , 没有人吃人 , 有些贪官把救济粮都搜刮了 , 刚刚有点灾就人吃人了 。还有一些官喜欢通过这个来跟上面要救济 , 把灾害报得比较大 , 一有人吃人马上上报 , 有些官就粉饰太平 , 说这里风调雨顺 , 自己要升官 。史料本身怎么样制造出来的呢?昨天才下大雨 , 今天已经报了这次造成损失100多亿 , 巴不得马上给他们减税 , 我也不晓得怎么这么快就统计出来了 。这样即使统计出中国的灾有多少 , 你说顶用吗?不顶用 。那么历史上也是一样 , 而且更严重 。
还有 , 有的时候多是一些描述 , 描述的人的参照物往往是根据自己的情况 , 而我们研究中如果不注意这一点 , 那么同样的事物、灾害和环境变化 , 不同的人就可以大相径庭 。比如说来自西北干旱地区的人看到一片稀稀拉拉的树就会说“这个树林真好啊” , 相反如果从福建林区去的人会说“这里的树真差” , 这其实是同样的东西 。正像光看介绍的话 , 以为敦煌的月牙泉怎么好 , 到那里才知道是个小池子 , 而且还是人工的 。
【人吃人|历史上出现“人吃人”不能只归罪于灾荒】以上这些例子说明 , 历史地理研究本身有弱点 , 就是这些资料往往是很难量化的 , 不精确的 , 如果自己缺少科学的头脑 , 很容易被资料误导 , 或者被现实误导 。所以对历史上的记载仅仅根据它本身进行量化是很困难的 , 一定要用现在科学的眼光认真地作比较 , 看看它采用什么标准 , 然后才能比较科学地把它复原 。否则就很容易没有自己的主见 , 为现时的一些需要或者比较流行的说法所左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