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元甲|霍元甲后代:制药有方 练武不行( 三 )


霍自正回忆说:“爷爷的第一任妻子不愿意和他去南洋受苦,觉得跟着爷爷在广州语言不通,习惯不同,已经吃尽了苦头,要去那么远的南洋,她怎么也不愿意了 。所以要留在天津 。爷爷到印尼后,1935年娶了第二任妻子叶玉梅,她是当地的华侨 。”
霍东阁一生有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儿子雅亭、文亭、文亮和女儿月华 。雅亭、文亭是他和中国妻子的孩子,而文亮、月华是他在印尼和第二任妻子生的孩子 。霍自正是次子霍文亭之子 。
在霍自正看来,霍东阁选择去南洋,“是因为当时那里信息隔绝,印尼爪哇岛上居住的很多华人都不知道精武会 。他希望把这个地方当成一个切入口,让精武会走出国门” 。最初,霍东阁一家遭了不少罪 。“爷爷刚到爪哇泗水传扬武艺时,人们都把他当做江湖卖艺的 。他白天在中华、振文学校教国操和技击术,晚上在烟草公司教职员,全部都是义务的 。他身上的钱越来越少,那是他最窘迫的时期 。”
不过,在一次募捐演出中,霍东阁的助演轰动了泗水城 。他对华侨们高呼:“我知道你们都是热心爱国的,读书不忘国文,讲话不忘国语,唱歌不忘国歌,但可惜的是,大家还缺少一样东西,就是中国的武术 。”后来,泗水的新闻界、教育界开始关注这位宣扬国粹精神的武术后代,并对他大力宣传,借助这个机会,霍东阁在泗水站稳了脚跟 。
在泗水,霍东阁不仅将精武精神发扬光大,还成了名医 。霍自正告诉采访人员,霍家有祖传的接骨疗伤秘方,还有一种自制奇药“神力丸”,常吃可以增长气力 。靠着家传秘方,再加上自学研制,霍东阁成了爪哇岛的著名医药师 。“那里的霍家后代如今生意做得最大的,就是祖父创下的药业集团 。”
1960年,霍东阁在印尼万隆去世,霍自正说:“爷爷后半生是在南洋度过的,他内心应该很孤独,后来也没有机会再回到祖国 。”
精武会发展壮大
霍东阁离开中国后,发展精武会的任务主要由当地有财力和实力的知名人士承担,而教学任务就落在了农劲荪及霍家弟子刘振声等人的身上 。由于孙中山的支持和媒体的宣传,精武会发展的脚步一直没有停过 。
从1910年到1920年,精武会10年中将会员发展至1100余人 。全国各地纷纷建立精武分会并邀请上海总会教师前往指导 。1920年7月3日,应华侨人士的邀请,上海精武会5名骨干赴香港、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地宣传精武精神并建立分会,在精武会历史上称为“五使下南洋” 。此后,暹罗(泰国)、澳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也相继有了精武会 。
霍自正介绍,精武会提倡“体、智、德”三育并进,且逐步确立了初、中、高三级的“精武三十套武术基本套路”;德育上以“爱国、修身、正义、助人”为核心 。如今,精武会在全球一共有58个分会 。它不仅教授武艺、体操,还设立了摄影、音乐等部门和各种书报团、励志团,注重综合培养 。
不过,从霍东阁离开后,“霍家在国内的人与精武会就没什么联系了,大部分人都在务农 。伯父雅亭和父亲喜欢学习、看书、画画 。伯父后来到天津市当工人,而父亲开了一家私塾授课 。”霍自正说 。
尤其让霍自正感慨的是,武术这门国粹在中国渐渐衰落,在国外却越来越火 。“去年霍元甲百年纪念,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的精武会都来了,美国和马来西亚的领袖对精武会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说精武会讲爱国、强身、正义、助人,对政府和人民影响很大,外国人的积极性很高 。”
霍家后人如今居住得很分散 。霍东阁当年去南洋,带的是大哥霍东章的长子霍寿嵩 。霍寿嵩传承了霍家医术,其子霍公正如今也是当地的名医,是霍家子孙中最富有的一位 。霍自正经常受邀前往印尼 。他向采访人员描述:“霍公正家在泗水市中心的旧房子有500平方米,是用20公斤黄金置下的 。如今又建了新别墅,占地1000平方米,富丽堂皇,司机、门卫、园丁、保姆都有,很奢华 。”据霍自正介绍,霍东阁的三儿子文亮的后代现生活在印尼万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