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葬|西南地区的“崖墓”,与传统土葬格格不入,技术从此国传来

提起古墓 , 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深埋在地下的宫殿 , 然而在古代古人逝去之后 , 并非全部都是用这种传统的土葬方式;在我国四川、贵州、云南、江西等西南省份 , 还“流行”一种叫做“崖墓”的墓葬 , 古人在江河两侧的悬崖峭壁之上 , 凿出空间后 , 将棺椁置于其上;现代人对这种奇特的墓葬方式感到惊奇 , 在科技落后的古代 , 竟然能有如此高超的凿山技术 , 其实经过考古学家研究 , 发现中国开凿崖墓的技术 , 是从外国学习而来 。
墓葬|西南地区的“崖墓”,与传统土葬格格不入,技术从此国传来
文章图片

【墓葬|西南地区的“崖墓”,与传统土葬格格不入,技术从此国传来】印度最早的石窟 , 乃是公元前232年建成的“Lomas Rishi石窟” , 建造技术主要来源于阿契美尼德帝国 , 时代稍晚的公元前70年的巴雅石窟群 , 继承了“Lomas Rishi石窟”的古老技艺 , 专家们发现其中有大量的木构建筑 , 都是从“Lomas Rishi石窟”模仿而来;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建筑的结构设计 , 与徐州崖墓十分相似 , 很可能是一脉相承 。
墓葬|西南地区的“崖墓”,与传统土葬格格不入,技术从此国传来
文章图片

因此中国崖墓的开凿技术 , 极有可能就是在西汉佛教传入中国初期 , 从印度一同传到了中国;虽然这种说法并没有明确的史料记载 , 但是我国古代崖墓的形制 , 都与印度石窟极其相似 , 而且位于山东沂南的汉墓中 , 还发现了与印度巴雅石窟 , 相似的八棱柱 , 其上还雕刻有佛像浮雕 。
墓葬|西南地区的“崖墓”,与传统土葬格格不入,技术从此国传来
文章图片

再结合佛像在中国的传播、兴起过程 , 真相便呼之欲出了;那就是印度佛教僧侣 , 带着佛像与建筑技术 , 来到了中国 , 并在国内大肆传播 , 古人见这种墓葬方式虽然“非主流” , 但是比传统土葬更能防盗 , 所以生活在西南山地的古人 , 便在悬崖峭壁上 , 使用了古印度的凿岩技术 , 修建了大量的崖墓 。
【参考资料:《古中国崖墓开凿技术研究》 , 《印度巴雅石窟与中国崖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