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武军|唐末五代之北平国,唐时勤王救驾义武军,五代时是勾结契丹的汉奸( 二 )


史书上没有详细说明王处直改变立场重新归晋的原因,《新五代史》只是说,“处直亦遣人至晋,愿绝梁以自效”,估计是感觉朱温不可信赖,成德没了之后下一个就是自己的北平了 。北平国虽然建国不久,但王处直这人思想转变的很快,建立了根深蒂固的割据心理 。后来因为同样的原因,担心李存勖削藩,王处直就走了勾结契丹入寇的臭棋 。
义武军|唐末五代之北平国,唐时勤王救驾义武军,五代时是勾结契丹的汉奸
文章图片

(中山古国文物)
【北平国第一次勾结契丹入寇】
与归附李存勖的成德镇节度使、赵王王镕一样,王处直这个义武军节度使、北平王,除了积极出兵配合李存勖作战之外,在政治上也为李存勖鼓吹,二人牵头推举李存勖为尚书令,拿李存勖和当年李世民相比,马屁拍的恰到好处 。
王处直后期也开始昏聩,相信一些神神怪怪的事情,宠信“妖人” 。后来又宠信义子王都,王处直其他亲儿子年纪小,王处直不但让王都掌军,还任命为节度副使,意思是以后接自己班 。
后梁末帝朱友贞龙德元年(920年),河北发生了一件大事,成德节度使、赵王王镕被义子张文礼杀害,张文礼自立为节度使 。几个月后,李存勖派兵为王镕报仇,并准备借机彻底结束成德镇割据统治 。
这个王处直,一方面自己的情况和王镕一模一样,也有个手握大权的干儿子,另一方面担心李存勖在解决成德后顺便把自己也解决了,就设计了一个一石两鸟的计划 。
王处直有个庶出的儿子王郁,不受宠爱,很早以前就离家出走投奔了李克用,李克用很欣赏王郁,把自己女儿嫁给他,后来担任新州团练使的职务 。
新州(现河北涿鹿)这个地方在北方边境,与契丹势力比较接近 。王处直就找到了王郁,让王郁联系契丹入寇,这样李存勖背后着火,自然就会停止河北的行动 。父子二人应该关系冷淡多年,为了让王郁尽心办事,王处直答应以后让王郁取代王都的地位,继任自己义武节度使、北平王的位置 。
义武军内部很多将领都反对勾结契丹入寇,对王处直也有所不满 。王都知道后,索性发动政变派兵抓了王处直,打着旗号是“将士不欲以城召契丹”,并且杀光了王处直的子孙和心腹将领,自立为留后 。
义武军|唐末五代之北平国,唐时勤王救驾义武军,五代时是勾结契丹的汉奸
文章图片

【耶律阿保机的失败和王处直之死】
当时契丹首领是耶律阿保机,听了王郁描述中原遍地美女金帛之后,于后梁均王贞明元年(921年)大军南下,李存勖的幽州守将和王都向李存勖求援,李存勖亲自率军来援,爆发了晋、梁、契丹三个当世最强势力的一场大战 。
此战李存勖在后梁干扰下仍然大败契丹军,耶律阿保机也不敢再打中原的主意,后来改变战略方向转头攻打渤海国 。
取胜的李存勖归途中路过定州,和王都见了一面,二人“相得欢甚”,还让自己儿子娶了王都的女儿,正式批准王都继任义武军节度使 。
位置坐稳之后,后梁均王龙德二年(922年)正月,王都探望王处直,这估计是王都囚父夺位后父子俩第一次见面 。王处直被义子夺权囚禁,心中无比愤怒,一边大骂:逆贼!我哪里对不起你!一边挥动老拳殴打王都,还要扑上去咬王都的鼻子,王都拉住王处直的袖子才免了毁容之祸 。
《资治通鉴》记载,“未几,处直忧愤而卒” 。
《新五代史》记载,“处直遂见杀” 。
是自己气死的还是被儿子杀死的并不重要,总之王处直死了,北平国进入王都统治阶段 。王处直从侄儿手里抢了位置,然后背晋投梁,再叛梁归晋,最后谋划叛晋,还勾结契丹外敌,又是被儿子夺权,得罪了所有人,死后无声无息,没有谥号、没有追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