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二郡在匈奴强大的军事压力下为啥能坚守?地缘对汉匈关系有影响吗( 二 )


西汉对于高阙西南鸡鹿塞、眩雷塞的经营也体现了这一点 。可以说,在自然屏障的选择上,"重山轻河"是秦汉西北边防河套一线的特色 。
匈奴|二郡在匈奴强大的军事压力下为啥能坚守?地缘对汉匈关系有影响吗
文章图片

3. 汉匈关系受地缘条件影响的原因——边塞要地的归属权
"白登之围"是汉匈第一次大规模军事冲突,汉军的惨败奠定了汉高祖至文景时代双方各自军事态势,即匈奴不断侵扰,汉被动防御 。"白登之围"后,由于双方在边境地区实力对比有一定差距,汉基本处于被动挨打的尴尬局面 。
汉初年绵延不绝的异姓王问题使汉边极为不利,韩王信等先后与匈奴联系叛乱或亡入匈奴,匈奴在降将的指引下往来侵扰,汉北边防务捉襟见肘 。
和亲政策尽管不能根本杜绝匈奴的武装侵扰,但却为汉王朝赢得了必要的喘息与发展机会,元朔二年,卫青复出云中以西至陇西一战边防意义重大 。他成功夺回河南地,弥补了汉北部边防的固有缺陷,彻底根除了关中层层防御、劳民伤财的不利局面 。
匈奴|二郡在匈奴强大的军事压力下为啥能坚守?地缘对汉匈关系有影响吗
文章图片

同时,汉军在东线的胜利也使匈奴左地大为收缩,匈奴方面阴山与河套地区的丢失,使漠南王廷暴露于汉军的直接打击之下,丧失了漠南区域战略上的主动权 。
伴随战争的深入,汉匈双方所争夺的战略重点逐步向河西的转移 。汉武帝一方面寻求战略上的联盟者,同时也孕育着包举海内的大梦 。
"断匈奴右臂"政策的提出,使打通河西走廊进入西域提上日程 。河西四郡的设立使旧有防御体系向西再延伸,西汉边界扩张至湟水 。
汉武帝还令修筑西长城,一直筑到敦煌 。在戈壁与沙漠地区,长城在该地区的蜿蜒曲折还在于靠近可利用的宝贵水源,这对于在沙漠地区作战是非常重要的 。
匈奴|二郡在匈奴强大的军事压力下为啥能坚守?地缘对汉匈关系有影响吗
文章图片

强大有效的边防,无疑为西北地带的存在起到了坚实屏障的作用 。正是因为有这样一道长城及其他边防设施的建立,正因为有来自海内诸郡的屯戍之士的严明防御,才使得秦汉王朝拥有一块特殊的经济区,为中原文明的发展与开拓提供独有的物资与人力支持 。
汉王朝与西域各国的使节往来,就是依靠河西长城得到行旅安全的保障的 。可以说,河西长城某些区段的构筑,对于保证西域通道的畅行无阻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
西汉政府曾经为组织对匈奴战争而极意发展马政,即所谓"天子为伐胡,盛养马" 。匈奴往来驰骋,主要依靠快速、机动、灵活的强大骑兵系部队,汉王朝欲与之抗衡,没有骑兵是不可想象的 。
为与匈奴作战,汉在西北地区设有专门的军马培养基地,称为"牧师苑",养马的规模有三十万匹 。该地区半农半牧经济的存在,已经形成地区特色 。较单纯的农业或畜牧业,这种互为补充的经济共存,起到了相得益彰的效果 。
匈奴|二郡在匈奴强大的军事压力下为啥能坚守?地缘对汉匈关系有影响吗
文章图片

结语
汉王朝时期是古代中国历史长河中光彩夺目的时代,是中原政权十分繁荣的时代,这一时期无论是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还是城市的建设数量,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
【匈奴|二郡在匈奴强大的军事压力下为啥能坚守?地缘对汉匈关系有影响吗】汉朝之后,随着气候的转冷和游牧民族的南下,游牧经济逐渐成为主旋律,中原居民与西北匈奴差异缩小,地缘差异对于汉匈关系的影响力逐渐单一化,即便是所谓"隋唐盛世"时期也并未完全恢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