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秀夫|那个抱着小皇帝投海自尽的陆秀夫,已经死了740年( 二 )


「至元十六年二月,崖山破,秀夫走卫王舟,而世杰、刘义各断维去,秀夫度不可脱,乃杖剑驱妻子入海,即负王赴海死,年四十四 。」
年仅8岁的小皇帝哪知什么德祐皇帝,更不知百年前那场靖康之耻 。陆秀夫起身后,用白绸将哇哇大哭的赵昺绑在背上,然后一步一步地走向船舷,跃入茫茫大海……
陆秀夫|那个抱着小皇帝投海自尽的陆秀夫,已经死了740年
文章图片

杨太后得知儿子已死,悲痛欲绝之下也跳海身亡 。随后跳海殉国的大臣和后宫女眷多达十余万人 。
数日后,突围出去的张世杰得知噩耗,他嚎啕痛哭:“一君身亡,复立一君,如今又亡,大宋从此再无君可立 。难道这是天意吗”?哭罢也堕海而死 。
4年后,被蒙元囚禁三年而不降的文天祥被杀,临刑前望向南方痛哭跪拜 。
南宋亡国的最后一战,竟是以如此悲痛的局势收场 。史书记载“七日,浮尸出于海十余万人 。”

有人问,什么是民族的气节?
民族的气节,应该是陆秀夫背着少帝跳海时的义无反顾,应该是文天祥被俘后发生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声音,更应该是南宋十余万人不愿变节的慷慨赴死 。
小皇帝死了还可以再立一个,但江山丢了就再也回不来了,而且数万万百姓将要臣服在异族的铁蹄下,那时候失去的就不仅是尊严和江山,还有文化和气节 。
陆秀夫|那个抱着小皇帝投海自尽的陆秀夫,已经死了740年
文章图片

陆秀夫和文天祥都是那个时代的信仰,小皇帝是国家血脉的象征,谢太后和宋恭帝已经投降,如果小皇帝再一次投降,这个国家还有什么脸面来面对祖宗?若不能逃出重围,便只能殉国,若再被擒受辱,臣民颜面何在?
陆秀夫|那个抱着小皇帝投海自尽的陆秀夫,已经死了740年
文章图片

读到这里,很多人就应该明白了如何回答“南宋的君主都已经投降了,你还在为谁守国门”这个问题了 。
在李庭芝、陆秀夫、文天祥以及数十万的殉节者中,有比君主的去留和生死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中国历史代代传承的信念与气节 。
近代历史学家蔡东藩说:及文、张、陆三人之奔波海陆,百折不回,尤为可歌可泣,可悲可慕 。六合全覆而争之一隅,城守不能而争之海岛,明知无益事,翻作有情痴,后人或笑其迂拙,不知时局至此,已万无可存之理,文、张、陆三忠,亦不过吾尽吾心已耳 。读诸葛武侯《后出师表》,结末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败利钝,非所逆睹 。”千古忠臣义士,大都如此,于文、张、陆何有乎?宋亡而纲常不亡,故胡运不及百年而又归于明,是为一代计,固足悲,而为百世计,则犹足幸也 。
只有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谢叠山不肯臣元,都死了节 。
【陆秀夫|那个抱着小皇帝投海自尽的陆秀夫,已经死了740年】只有这些人流传下的气节,被后世所敬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