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关|【追寻先烈足迹 重温红色故事】夜袭阳明堡:击毁敌机二十四架


雁门关|【追寻先烈足迹 重温红色故事】夜袭阳明堡:击毁敌机二十四架
文章图片
沿着208国道 , 向雁门关进发 。路随山转 , 车外一侧峭壁 , 一侧悬崖 , 走进有名的“十八弯” , 就到达雁门关伏击战遗址 。
1937年10月18日 , 八路军120师716团在团长贺炳炎、政委廖汉生率领下 , 设伏于雁门关下的黑石头沟公路西侧高地 , 激战一天毙伤日军300余人 , 击毁汽车20余辆 。两天后 , 716团趁着夜色再次设伏 , 战斗于21日凌晨打响 。两次伏击战斗 , 共歼灭日军500余人 , 击毁汽车30余辆 。
从208国道转下沟来 , 果然一沟的黑石头 , 小石如鱼背 , 大石如龟壳 。因质地坚硬 , 当地老百姓常捡来用作腌咸菜的压菜缸石 , 腌制出代县特产老咸菜 。
贺炳炎是著名的“独臂将军” 。原红二方面军第六师改编为八路军716团时 , 贺炳炎正在西安动手术取子弹 , 得知部队开赴前线后 , 就急匆匆赶来 , 冲上抗日战场 。进入抗日前线后 , 看着河山遭践踏、百姓受涂炭 , 全团上下复仇的怒火早就压满了枪膛 。
廖汉生在后来的回忆文章中写道:当到师部受领战斗任务时 , “我和贺团长向师首长请战:115师在平型关打了大胜仗 , 我们心里怪痒痒的 , 都盼着有机会狠狠收拾一下日军!”
由于今夏雨水多 , 通往雁门关伏击战遗址的便道被河水冲毁 。下车步行 , 脚下河水潺潺 , 河畔芳草萋萋 , 山花烂漫 。在沟底行走 , 愈发显得两侧山高势险 。
当时 , 忻口会战已经开始 。716团的战斗任务就是插到雁门关下 , 扰乱乃至切断敌人运输线 , 把雁门关变成日军的鬼门关 。
来犯日军靠着雁门关下这条运输线 , 一方面从北把兵员、弹药源源不断从大同运往忻口 , 一方面又把伤员运回 。出手切断这条运输线 , 对忻口会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经过勘察地形 , 查明日军运输情况 , 1937年10月18日晨 , 716团进入阵地 , 悄悄埋伏在黑石头沟公路西侧的高地上 。上午10时许 , 南边平静的公路上传来了轰鸣的马达声 , 只见尘土飞扬中 , 有百八十辆敌军的车队 , 如长蛇一般向黑石头沟驶来 , 缓慢驶入了伏击圈 。
山上 , 团长贺炳炎一声令下 , 步枪、机枪喷射出密集的火网 , 迫击炮、手榴弹在车上车下接连爆炸 。驾车的汽车兵丢下方向盘逃命 , 车上的伤兵能动的也纷纷跳车 , 716团从山上冲下来 , 把日军压在沟里的汽车底下狠打 。
正如贺龙师长事先提醒的那样 , 作战面对的是日本法西斯 。
遭到突然打击后 , 他们很快就从混乱中清醒过来 , 同716团在公路上展开了一场白刃格斗 。这虽然是716团抗战第一仗 , 但战士们第一次与日军交锋 , 就个个十分勇猛 。
战斗进行了个把小时 , 击毁敌军车辆数十辆 , 消灭日军近200名 。沟里黑烟弥漫 , 被打坏的汽车和日军尸体堵塞了整个公路 。
这时 , 在北面警戒的战士报告 , 从北面来了一队运送兵员和弹药的车队 , 也有百八十辆之多 , 进入了黑石头沟 。716团对冲在前头的几辆车又是一顿猛揍后 , 达到伏击目的 , 主动撤出战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