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关|【追寻先烈足迹 重温红色故事】夜袭阳明堡:击毁敌机二十四架( 二 )


初尝胜果的716团意犹未尽 。10月21日 , 再次伏击由北向南的日军运兵车 , 迟滞了日寇对忻口的增援 。战后 , 三营乘胜占领雁门关 , 把抗战的旗帜插到了古关上 。
沿着黑石头沟河而上 , 远远就看到一壁石崖上 , 铭刻着“雁门关伏击战遗址”八个鲜红的大字 。崖下 , 有几株古树 。晋西北常见的馒头柳 , 一株之粗需两人合抱 。还有三株 , 是高大的杏树 , 虬枝横斜 。显示着 , 这里曾经有人居住 。
崖下还有块巨石 , 上面记载着雁门关伏击战中 , 胡觉三等70位烈士为国捐躯 , 使得缺乏弹药、汽油、粮草的日军在忻口会战结束前始终未能再进半步 。“今勒石为铭 , 以昭后人 , 勿忘历史 , 继往开来” 。
年近八旬的王六六老人说 , 这个地方就是父辈们居住的黑石头沟村 , “烈士们的鲜血没有白流” 。30多年前 , 全村十来户全部搬迁到了山外 。搬出来 , 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农业税取消了 , 上了60岁国家还给发养老金 , 特别是现在脱贫攻坚中的健康扶贫 , 他最满意 , “人老病多 , 不再怕犯病住院了” 。
短评
站在雁门关伏击战遗址前 , 遥想当年日寇长驱直入 , 民族危亡 。八路军不畏强敌 , 挺身而出 , 两次伏击 , 狠狠打击了来犯之敌的嚣张气焰 , 成为抗战史上的著名战例 。70名烈士血染雁门关 , 换来了王六六老人说的“做梦也想不到的好生活” 。以前 , 老人住在大山里 , 一到冬天手脚全是冻疮 , 而今走出大山 , 住进楼房 , 冬天“不用说人了 , 就是花也开了” 。回望历史 , 汲取力量 , 我们这一代要接好历史的接力棒 , 像先辈们一样 , 扛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 。
(相关史实由省委党史研究院审定)
来源:山西日报
【雁门关|【追寻先烈足迹 重温红色故事】夜袭阳明堡:击毁敌机二十四架】编辑:宋凌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