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廉银|高薪养廉到底靠不靠谱?雍正皇帝曾实施过,总督养廉银近两万两

【养廉银|高薪养廉到底靠不靠谱?雍正皇帝曾实施过,总督养廉银近两万两】所谓贪官,指的是国家权力掌控者,利用职务之便,以权谋私,用非正常手段侵占他们或国家财产的一群人;贪官的具体起源不得而知,反正历史上各朝各代都有贪官存在,比如战国时期秦国的范雎,就算是个一个贪官,他收了赵国的钱财,利用职务之便,阻止了白起灭赵的计划;之后如西汉的田蚡、东汉的梁冀、西晋的石崇、唐朝的元载、北宋的蔡京、明朝的刘瑾、清朝的和珅等等 。
养廉银|高薪养廉到底靠不靠谱?雍正皇帝曾实施过,总督养廉银近两万两
文章图片

因为官员们贪污,就会激化阶级矛盾,并对社会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每个王朝灭亡前的先兆,无一不是从官员们肆无忌惮的贪污开始的;相比起国家的长治久安而言,由国家出钱补贴官员们,这又算得了什么呢?但想法是好的,政策也很先进,但雍正皇帝低估了人的贪婪之心,有些人,就算是给他百万两白银,他还希望得到更多,就比如和珅之流 。
和珅是乾隆皇帝的宠臣,和珅利用职务之便,结党营私,聚敛钱财,打击政敌 。亲自经营工商业,开设当铺七十五间,设大小银号三百多间,建立英国东印度公司、广东十三行的商业往来 。据记载,和珅被抄家之时,共计抄得白银八亿两,而乾隆年间清廷每年的税收,也不过是七千万两而已 。而这还只是和珅被抄家明面上的财富而已,至于那些抄家的官员自己私吞了多少,就不得而知了 。
养廉银|高薪养廉到底靠不靠谱?雍正皇帝曾实施过,总督养廉银近两万两
文章图片

嘉庆皇帝本想通过查抄和珅来警戒天下官员,但让嘉庆皇帝万万没想到的是,和珅死后,天下官员仿佛解禁了一般,大小官员无不贪;至此,曾经被雍正皇帝给予厚望的“养廉银”和“火耗归公”政策,彻彻底底成了个笑话,所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而知府的养廉银不超过三千两白银,三年下来不超过万两,与十万雪花银比起来,相差太大了 。
其实关于贪腐问题,全世界都存在,包括美国、日本以及欧洲各国,始终都找不到彻底根治贪腐问题的方法,无数年下来,不论是严刑酷法,还是宽柔政策,都使用过,结果效果都不是太明显;时至今日,在全世界范围内,如何杜绝官员们贪腐,仍是个头疼的难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