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作义|傅作义出身阎锡山的晋绥军,为何自立门户,与阎锡山分道扬镳?

中国进入民国历史以来,大致可以分为两段时期,一个是北洋军阀时期,另一个则是国民党时期 。在国民党时期,以四大新军阀的实力最强,地盘最广,影响也最为深远 。
傅作义|傅作义出身阎锡山的晋绥军,为何自立门户,与阎锡山分道扬镳?
文章图片

阎锡山的晋绥军历来以稳定著称,极少有晋绥军将领脱离阎锡山的系统 。那么,成就最高、能力最强的傅作义,为什么会与阎锡山分道扬镳?他又是如何脱离晋绥军系统的呢?
在民国时期,诸多军阀为了加强对军队的控制,通常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重用家乡人,试图以家乡为纽带,牢牢控制麾下的军队 。
山西王阎锡山自然也不例外,极重乡土的阎锡山甚至犹有过之 。在晋绥军中,一直有“会说山西话,才把洋刀挂”的说法 。所以,傅作义能够在封闭守旧的晋绥军系统中崛起,除了他出众的才华之外,也与其出身有很大的关系 。
傅作义正是阎锡山最为重视的家乡人,他也是山西人,1895年6月27日出生于山西西南部临猗县一个叫安昌的小村庄 。傅作义的父亲叫傅庆泰,本是一个地道的山西贫苦农民 。
傅作义|傅作义出身阎锡山的晋绥军,为何自立门户,与阎锡山分道扬镳?
文章图片

不过,这个身材魁梧、勤劳却不乏机智的农民,由于只靠种地无法养活全家,因此,他开始来到村头黄河岸边当起了脚力背水工 。
在当背水工的过程中,由于善于观察总结经验,傅庆泰逐步积累经验,从背水开始,他开始与他人合伙租船,最后发展到开始独立做生意 。
慈禧太后被八国联军赶出北京来到西安后,傅庆泰更是抓住机会,通过运煤炭送到潼关,发了不小的财 。凭着自身的勤劳和精明,傅庆泰的家产越来越多,到最后,他甚至开始独立买船经营,并在西安开设了煤场 。
正是因为父亲的打拼,富裕的家境使得傅作义能够在6岁之时进入家塾读书 。年幼的傅作义迅速展现出卓越的学习能力 。也正是有机会读书,使得傅作义开阔了视野,了解了中国所处的局面 。
傅作义|傅作义出身阎锡山的晋绥军,为何自立门户,与阎锡山分道扬镳?
文章图片

傅作义对于清末时期中国任人宰割的局面极为不满,基于对于国家和民族的义愤,1910年,刚刚15岁的傅作义决心弃文习武,并因此考入了太原陆军小学,从此开大了开始了长达10年的军校生涯 。
1915年,20岁的傅作义以优异的成绩从清河第一陆军中学毕业,并顺利考入了保定陆军军官学校,进入第5期步兵科学习 。
许多人提起民国的军校,往往第一印象是黄埔军校 。但是,黄埔军校虽然名声更大,走出的名将似乎也更多,但实际上,黄埔军校更多的其实是一个速成军校,每期学员学习的时间甚至只有半年之短,而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才是中国最大的正规军校,他也为中国培养了无数优秀的军事人才 。
正是在这所中国最顶级的军校中学习,傅作义掌握了全面且优异的军事才能,也是在这里,傅作义成为了一个优秀的军人 。
傅作义|傅作义出身阎锡山的晋绥军,为何自立门户,与阎锡山分道扬镳?
文章图片

1918年,23岁顺利毕业的傅作义进入阎锡山的晋军,成为独立第10团见习官 。刚刚进入军队,傅作义就表现出了优异的军事才华,他身先士卒,同甘共苦,与士兵们同吃同住,严格要求自己,且拥有高超的军事技能 。
在这种情况之下,傅作义毫不意外的获得了军官和士兵们的一致称赞,傅作义所领导的军队也成为晋军中训练最为优异,战斗意志最为高昂的部队 。1924年,在第2次直奉战争的军阀混战之中担任营长的傅作义由于表现优异,被晋升为第8团团长 。
而在1926年由直系军阀、奉系军阀和阎锡山的进军共同对冯玉祥国民军的围攻之中,傅作义率领麾下的第8团面对西北军一个师的优势兵力围攻,坚持固守晋东南的门户天镇县城长达三个月之久,为阎锡山的晋军击败西北军立下了汗马功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