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庙|揭秘埃及孟图神庙,中国考古走出去

一处泥砖铺设的地面 , 看上去由大小相同的砖块通过黏合物平铺而成 , 铺设手法十分规整 。再细看 , 每块泥砖上都有一个椭圆形印章印记 , 内有法老阿蒙霍特普三世的登基名 。在中埃卢克索孟图神庙联合考古项目成员发现这些泥砖的时候 , 心内满是成就感 。
2018年11月 , 中埃卢克索孟图神庙联合考古项目一期工程开工 ,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考古队首次赴埃及进行考古挖掘 。今年年初 ,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 , 直至如今仍处于全球大流行阶段 , 这为中国和埃及两国首次联合考古带来全新挑战 。项目的中方执行领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贾笑冰称:“自3月份埃及疫情变得严峻后 , 我们减少了工人数量 , 只在关键区域保留发掘工人 。”
好在3月底 , 中埃卢克索孟图神庙联合考古项目第一阶段完成了收尾工作 。下一步 , 如果一切顺利 , 今年年底考古队将重返孟图神庙开展下一阶段发掘工作 。中国和埃及的考古队员共同期待——将有新发现 。
神庙|揭秘埃及孟图神庙,中国考古走出去
文章图片
第一次 , 意味着什么
“中华民族自己要熟悉自己的历史 , 但是 , 在研究自己特点的时候 , 你要是没有比较 , 你就很难去得出认识 。”2017年1月6日 , 时任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对着央视镜头说道 , “并且 , 我们希望对于几个主要古老文明来说 , 中国学者都有自己的发言权 , 在国际舞台上要有我们自己的声音 。”
这一天 ,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和埃及文物部在北京宣布 , 位于埃及南部卡尔纳克神庙保护区的孟图神庙将首次为中国考古队打开大门 , 成为中埃联合考古的首站 。王巍当时还向媒体表示 , 这一项目不仅是中国考古走向世界的里程碑 , 也是世界两大古老文明交流互鉴的新景观 , “我们正在实现中国考古人的梦想”。王巍说 。
在2016年曾前往埃及考察的王巍看来 , 孟图神庙是“超级的” 。虽然 , 它相比旁边的卡尔纳克神庙规模较小 , 但却孕育着不少新的机会 。王巍说:“比如 , 这个神庙北面有一条长约200米的斯芬克斯大道 , 它和道路两侧的遗存都可能很有看点 。”
孟图神庙始建于约公元前1391年至1355年 , 时间上正处于中国的商代 。在世界考古界看来 , 中国人到埃及去进行考古研究 , 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
“我相信 , 中埃首次合作将是2017年考古界最令人振奋的新闻 。”在位于开罗老城区的私人办公室 , 埃及前文物部长、著名考古学家扎西·哈瓦斯面对采访他的中国采访人员说 , “埃及的沙漠里还隐藏着无数秘密 , 等待着被发现 。我们将在田野发掘、3D和雷达技术应用等多个方面展开合作 。”
对于西方 , 特别是英、法等国的一些人来说 , 哈瓦斯当时最震撼的一句话是——“中埃考古合作将不局限于实地发掘 , 我们还可以交流追讨流失海外文物的经验 , 讨论如何推动公共考古 , 让普通老百姓也能感受考古的魅力 。”
孟图神庙并不是第一次遭遇考古队 。贾笑冰称 ,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 法国东方考古研究院首次在卡尔纳克孟图神庙区开展系统的考古发掘工作 。但此时正值二战及埃及独立战争时期 , 社会动荡不安 , 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不得不在仓促中完成 , 许多遗址信息未能得到及时记录和保存 。到了20世纪90年代甚至到21世纪初 , 神庙区陆续有考古学者进行勘探和调查 , 但都是针对单体建筑的短期研究 , 缺乏从整体看待神庙区的视角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