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紫禁城建成600年大展揭幕!这些首次亮相文物背后的故事,你知道吗?

今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 。9月10日,作为故宫博物院系列纪念展之一的“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在故宫午门开幕,450余件文物及史料照片,生动展现了紫禁城600年的风雨历程 。其中,有不少首次亮相的珍贵文物 。让我们来盘一盘这些文物背后的故事,一窥600年故宫的云烟往事 。
紫禁城|紫禁城建成600年大展揭幕!这些首次亮相文物背后的故事,你知道吗?
文章图片

首次展出的养心殿符板及五供 。图据中新网
2005年播出的央视纪录片《故宫》中,首次拍摄到了太和殿符板 。这也是数百年来,太和殿符板首次向公众展示 。
养心殿、乾清宫和太和殿三处是当时宫内最为重要的殿堂,养心殿是雍正帝的居室和日常办公场所,乾清宫是其在宫中对外办公的主要地点,太和殿是宫廷中最为重要的核心建筑 。种种迹象表明,这些符板的供奉,可能与雍正帝当时的健康状况以及寻找佛、道异人治疗的历史背景有关 。
紫禁城|紫禁城建成600年大展揭幕!这些首次亮相文物背后的故事,你知道吗?
文章图片

康熙三十四年(1695)重建太和殿时的10只脊兽原件首度集体亮相 。图据北京青年报
10只康熙年间屋顶脊兽:
太和殿建筑无上等级的体现
在紫禁城古建筑屋顶上,脊兽的数量和位置都有一定之规,绝对不能逾矩 。太和殿作为级别最高的建筑物,其屋顶檐角安放了10只脊兽 。在此次大展上,这10只康熙年间琉璃瓦脊兽原件集体亮相,按从前到后的顺序依次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 。
一般来说,中国古代屋顶上脊兽最高品阶为9只,而太和殿的屋顶则多加了一只行什 。行什只在太和殿出现,是个孤例,也是太和殿建筑无上等级的体现 。
紫禁城|紫禁城建成600年大展揭幕!这些首次亮相文物背后的故事,你知道吗?
文章图片

脊兽的最后一件——行什只在太和殿出现,是太和殿建筑无上等级的体现 。图据北京青年报
太和殿初建时名为奉天殿,后多次烧毁 。康熙十八年(1679年)二月初三再次焚毁,由于良材难求,取木艰辛,这次工程备料用了十余年,直到康熙三十四年开工,两年后告竣,才有了今日的形制 。
太和殿屋顶脊兽中独一无二的“行什”,相传就是取震雷防火的寓意 。行什是一种带翅膀猴,背生双翼,手持金刚宝杵 。因长相似雷公,行什也被认为是雷震子的化身,端坐在太和殿之巅,用以驱雷避火 。
策展人张杰说,“虽然各个脊兽都展出过,但这还是太和殿的脊兽首次一起展出 。”
紫禁城|紫禁城建成600年大展揭幕!这些首次亮相文物背后的故事,你知道吗?
文章图片

故宫博物院藏清乾隆金嵌宝金瓯永固杯 。图据澎湃新闻
这场大展,
带你领略紫禁城的“时”与“空”
从1420年营建至今,紫禁城建筑继承唐宋规制,与城市功能、山水形势有机结合,是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和宫殿营造思想的集中体现 。明代的琉璃瓦当、滴漏和蹲兽残片,和清代的脊兽、窗棂和金瓯永固杯,提示观众这是一座有着六百年历史的城 。
在此次展出的史料照片里,储秀宫南窗炕几上残余的半枚苹果,是溥仪匆匆离宫前吃剩的;一同呈现在展板上的史料还有逊帝溥仪、内务府大臣绍英和当时执行《修正清室优待条件》的李石曾三个人对事件的回忆 。策展人介绍,“我们引入当事人的视角,从他们的日记、回忆录和文章中寻找材料,用鲜活的第一手亲身经历作为文献的补充 。比如展示溥仪出宫这件事时,用到了三个人对事件的回忆,给观众提供了不同的角度来理解这一历史事件 。”
紫禁城|紫禁城建成600年大展揭幕!这些首次亮相文物背后的故事,你知道吗?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